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孝晨, 唐海明, 肖小平, 李超, 汤文光, 程凯凯, 郭立君,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2019
[会议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杨光立, 来源: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研究背景]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稻谷总产量近2亿吨.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稻栽培方式由单一的传统手栽发展为手栽、抛秧、直播和机插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新局面.大多学者主要是在一季稻种植制度条件下,开展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张海林,陈阜,陈中督,薛建福,杨光立,,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5
于2005—2013年在湖南宁乡双季稻田开展免耕秸秆还田(NTS)、翻耕秸秆还田(CTS)、翻耕秸秆不还田(CT)、旋耕秸秆还田(RTS)4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试验,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与...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周学其,张玉烛,,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4
以一等优质晚稻湘晚籼17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三个不同的氮肥水平,研究节氮条件下晚稻倒伏对拟环纹豹蛛种群动态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晚稻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生育...
[期刊论文] 作者:徐一兰,唐海明,程爱武,肖小平,汤文光,孙继民,李微艳,,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5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制度对大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通0306’和‘蒙啤麦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系统比较研究了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
[期刊论文] 作者:黄坚雄,隋鹏,李媛媛,高旺盛,陈源泉,杨光立,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1
以湖南双季稻区双季稻-马铃薯(CT1)、双季稻-黑麦草(CT2)、双季稻-紫云英(CT3)、双季稻-油菜(CT4)、双季稻双免栽培(CT5)5种保护性耕作模式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单位...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4
为探明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常规稻和杂交稻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了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手插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肖小平,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3
研究冬季不同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后稻田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对合理利用冬闲稻田,发展冬季覆盖作物,以及科学评价不同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汪柯,程凯凯,郭立君,杨光立,,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2017
以抽穗期受涝杂交早稻(陵两优211)和常规早稻(中早39)割穗留桩苗为研究对象,未割穗处理为对照,2016年在湖南株洲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受涝早稻割穗留桩(20cm)蓄留再生稻的生物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陈恺林,刘洋,方宝华,汤文光,陈丽妮,张玉烛,,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4
为了探明增苗节氮技术高产群体的适宜群体指标,在大田裂区试验下比较了3个氮肥水平[N1:105 kg/hm2(节氮)、N2:135 kg/hm2(节氮)、N3:165 kg/hm2(常氮)]和3个抛秧密度[M1:27万穴/hm2(常苗......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李超,汪柯,李微艳,黄玲,程凯凯,孙,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7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
[期刊论文] 作者:潘孝晨,唐海明,聂泽民,肖小平,李超,汤文光,程凯凯,汪柯,, 来源:作物研究 年份:2018
为了探明不同早期施肥模式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机插晚稻养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了基肥∶分蘖肥=5∶5(T1)、基肥∶分蘖肥=7∶3(T2)和轻简化一次性施肥(T3......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刘洋,陈恺林,何洋,杨坚,汤文光,周学其,张玉烛,,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7
黑肩绿盲蝽是褐飞虱的重要天敌之一,且具有明显伴迁现象。研究灌溉方式对优质晚稻田褐飞虱及黑肩绿盲蝽的迁入及迁出,可为优质晚稻田褐飞虱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本...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16
研究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下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对于该区域科学评价及合理利用施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CK)...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李超,汪柯,程凯凯,郭立君,孙耿,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18
为明确双季稻区不同冬季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对后茬水稻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选择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双季稻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小区定位试验,以冬闲-双季...
[期刊论文] 作者:于天一,逄焕成,唐海明,任天志,杨光立,李玉义,肖小平,汤文光,,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于天一,逄焕成,任天志,李玉义,唐海明,杨光立,肖小平,汤文光,,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于天一,逄焕成,唐海明,杨光立,李玉义,肖小平,汤文光,陈阜,任,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2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