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林汝谋,蔡睿贤,江丽霞,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1999
本文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建立了最受关注的三种燃煤联合循环(IGCC,PFBCCC,AFBCCC)系统热力性能评估模型,侧重从系统概念、特点及技术发展动态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得出不同系统性能随主......
[期刊论文] 作者:段立强,杨勇平,林汝谋,徐鸿,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年份:2004
遵循“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基于温区概念,建立了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设计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对一具体的联合循环底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宝群,姚强,宋蔷,林汝谋,,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2009
光伏/光热(PVT)集热器集光伏发电与太阳能低温热利用为一体,通过冷却太阳电池得到低温热量,一方面达到提高电池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同时回收利用产生的低温热量。PVT集热器可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徐钢,林汝谋,邵艳军,金红光,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2005
该文研究燃气轮机系统建模中增强模型通用性和精细性问题,归纳开拓相关的途径与方法。首先,应用新的建模方法建立高通用性的典型单元模块精细模型;其次,通过建立关键变量或因...
[期刊论文] 作者:林汝谋, 韩巍, 金红光, 赵雅文,,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2013
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ISCC)发电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动力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文章综述ISCC研究与应用进展,同时介绍作者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国内外太阳能...
[期刊论文] 作者:邵艳军,林汝谋,金红光,杨勇平,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2005
联合循环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是理论建模,而建模的核心问题是模型的通用性和精细性.本文研究联合循环中蒸汽系统建模时增强通用性和精细性的途径.首先,应用建模新思路与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崔平, 林汝谋, 金红光, 徐玉杰,,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2004
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概述当今世界燃气轮机市场、主要制造厂商及其大中型产品与性能。本文工作将对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电站的成套设计、采购以及其它有关的工作提供有参...
[期刊论文] 作者:袁建丽, 金红光, 林汝谋, 隋军,,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7
基于不同用能系统整合和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思路,研究提出一种新颖的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将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与发电有机整合,不仅合理地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娜,蔡睿贤,林汝谋,方钢,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1992
本文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取了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单位功率价格与功率、效率的半经验通用估价公式和1991年回归方程式,可供经济分析和商务谈判参考之用....
[期刊论文] 作者:徐钢,林汝谋,邵艳军,金红光, 来源:燃气轮机技术 年份:2005
本文研究总结了IGCC联合循环建模中增强模型通用性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从三个环节入手建立更通用的IGCC联合循环系统模型,即:建立通用性更强的单元模块全工况通用模型;借助于高...
[期刊论文] 作者:孙士恩,林汝谋,金红光,高林, 来源:动力工程 年份:2007
根据能量的综合梯级利用原理,设计了串联型炼焦.发电联产系统。新系统缩小了燃料化学能释放侧与热能接受侧的品位差;尽量减少炼焦过程耗气量,把更多富氢的焦炉煤气提供给联合循环......
[期刊论文] 作者:金红光,孙士恩,林汝谋,高林,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7
本文针对传统焦炭生产工艺的不足、并应用联产系统整合思路,研究提出新型焦炭动力联产系统。新系统取消了传统炼焦工艺中直接燃用焦炉煤气为炭化室提供炼焦热量的方式,采用外置......
[期刊论文] 作者:金红光,孙士恩,林汝谋,高林, 来源:2007年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7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焦炭和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新系统在焦炉子系统中采用煤炭燃烧替代焦炉煤气燃烧;在合成气制备过程采用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共制合成气,取消了重整反应和...
[期刊论文] 作者:邵艳军,林汝谋,徐钢,金红光, 来源:现代电力 年份:2004
以目前世界上IGCC技术研究及发展现状为背景,以为大型IGCC电站提供设计优化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行方案为目的,开展IGCC系统方案概念性设计与典型实例优化研究.首先,结合IGCC技...
[期刊论文] 作者:段立强,林汝谋,杨勇平,DUANLi-Qiang,LINRu,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05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论文] 作者:林汝谋,孙士恩,金红光,高林,,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2009
多联产系统评价准则及其参照基准对系统集成开拓与设计优化至关重要,传统热力学性能指标难以全面科学地评估多能源输入、多功能系统性能特性。文中概述了目前采用相对节能率...
[会议论文] 作者:孙士恩,林汝谋,金红光,高林,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2009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是通过系统集成把化工生产过程和动力系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完成发电等热工功能的同时,生产化工产品,从而同时实现多领域功能与性能目标。文章从多能源互补与多种产品联产系统的本质特征和能的综合梯级利用思路出发,研究双气头互补的多联产系统......
[会议论文] 作者:邵艳军,林汝谋,金红光,杨勇平,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5
本文研究IGCC系统精细优化的思路与途径,并探讨分析设计优化精细化对系统整体性能及特性规律的影响.前者包括寻求更精细模型和主要影响因素更精细处理以及应用更精细设计优化方法等.后者应用这些精细化思路开展实例系统设计优化研究,比较分析精细优化前后系统独......
[期刊论文] 作者:杨敏林,杨晓西,隋军,林汝谋,,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2009
分析了独立能源系统的一般方案及其设计原则。提出了独立能源系统的评价准则,并对独立能源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系统各设备运行参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对...
[期刊论文] 作者:宿建峰, 韩巍, 林汝谋, 杨敏林,,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2009
提出了双级蓄热和双运行模式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新系统,模拟分析了新系统性能特性,同时利用EUD(Energy-Utilization Diagrams)分析方法揭示出关键过程中热能梯级利用与节能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