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红,任杰,孙予罕,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02
利用XRD、TPR和EXAFS等手段,研究了Fe助剂对Cu/Fe2O3/ZrO2催化剂物化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对Cu/ZrO2催化剂结构有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红,任杰,孙予罕,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2002
采用XRD、TPR和EXAFS等手段,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O/Fe2O3/ZrO2物化性能和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活性及其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氧化铜的晶粒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大,铜...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孙予罕,彭少逸,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9
用XRD、TPR以及甲醇催化脱氢反应测试等手段考察了锰对Cu/SiO2催化剂中铜的分散状态、还原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对铜起到较好的结构助剂作用,并且随锰添加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刚,任杰,孙予罕,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9
考察了K、Mn及Zr助剂对Co/SiO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Mn助剂降低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但促进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进行,其作用可归结为电子效应。Mn通过改变钴的分散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刚,相宏伟,孙予罕,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0
Co based catalysts supported on silica from two different sources were tested in F T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ed by ICP, H 2 TPD and FT IR. It was found th...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孙予罕,彭少逸,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9
Methanl dehydrogenation over CU/SiO2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xed-bed reactor TPR was used to cbaracterize the reduction property of...
[会议论文] 作者:余璐静,祝艳,孙予罕,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唐志永[1]孙予罕[2], 来源: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年份:2015
  钢铁工业是能源密集型的行业,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大量CO2.中国作为世界第一钢铁产量的大国,钢铁工业CO2 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15%,同时炼钢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污水.在世界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孙予罕,彭少逸,, 来源:天然气化工 年份:1999
综述了近年来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的研究,讨论了该领域中催化剂研制和反应机理.负载型过渡金属铜、锌催化剂,含钠难熔盐及分子筛等多种催化体系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催...
[会议论文] 作者:房克功;杨成;孙予罕;,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8
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了Zr-Cu/ZnO甲醇合成催化剂(简称Zr-Cu/ZnO催化剂)。低温N2吸附、XRD、TEM和H2-TPR表征结果表明,与常规CuZn/Al2O3催化剂相比,Zr-Cu/Zn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
[会议论文] 作者:赵红霞,陈建刚,孙予罕, 来源:第九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2003
在Fisher-Tropsch合成反应中,高效催化剂的研制极为关键.氧化锆作催化剂载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稳定性,本文考察了氧化锆载体的焙烧温度对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会议论文] 作者:李到,王秀芝,孙予罕, 来源:第三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吴贵升,任杰,孙予罕, 来源:第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巩雁军,吴东,孙予罕, 来源:第三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董梅,巩雁军,孙予罕, 来源:第三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年份:1999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分子筛合成化学及新材料的发展情况。回顾了分子筛合成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目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模板的作用,对分子筛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
[会议论文] 作者:张荣,孙予罕,彭少逸, 来源:第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吴贵升,任杰,孙予罕,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9
本文考察了铜含量对CuZrO2和Cu-La2O3ZrO2催化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铜含量较低时,铜在催化剂中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并随铜含量增加,催化剂活性线性增加。当铜含量超过某一值...
[期刊论文] 作者:吴贵升,任杰,孙予罕,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9
The performance of Cu/ZrO2 and Cu-La2O3/ZrO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The activity of both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calcination...
[期刊论文] 作者:王贵昌,孙予罕,钟炳,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8
利用修正后的Pauling计算单键键能的公式对H2、O2、CO观原子分子在某些过渡金属上解离吸附参数(包括活化吸附热,金属-吸附物种表面键能)进行了计算,获得了丰富的表面键能量参数数......
[期刊论文] 作者:王贵昌,孙予罕,钟炳,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8
运用BOC-MP方法对Cu(111)、Cu(110)上CO2+H2合成甲醇的甲酸基机理中的可能基元反应步骤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结合MonteCarlo模拟技术对该反应过程进行了随机模拟.模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