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羡余”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并非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而是渊源有自,在上古汉语中就存在了。这种现象古今学者都注意到,而且有所论及。但都没有看到其本质所在,这是非常可惜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列锦"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先秦时代的《诗经》中便已有它的踪影。随后历代诗歌(包括其变体词、曲)都有运用,并在结构形式上有新的发展与突破。到了现代诗歌中,"列锦"修辞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年份:2003
论述了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05
话本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很多.从修辞史的角度切入,专就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进行定量统计与计算分析,这对揭示话本小说在"题目"这...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比喻是语言表达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都有的修辞现象。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汉语比喻史自然也是源远流长。《诗经》作为汉语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诗歌总集,保存...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修辞”跟“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四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体系,“修辞”则是对语言诸要素......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体研究,是一个有较多理论难点挑战学术智慧的热门话题。就笔者所知,在国外。谈论文体问题的,多是文学界学者。就中国来看,在古代,这是文章家、文论家的专门领域。到了20世纪。既......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20
闻一多是著名的现代白话诗人,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卓有成就的学者,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型诗人,其诗歌修辞理论与修辞观在他的古典诗歌(格律诗)与现代白话诗的创作中都...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修辞学发展源远流长,但学科发展的现实并不顺利,这主要源于历史的成见与现实的阻障,要突破目前的困局,最需要的是首先确立一个科学的修辞学认知观....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1996
陈望道先生曾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过修辞的两大分野的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之争论不休。有全盘肯定其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提法的,也有彻底否定消极修辞而力主积极修辞一端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1996
'因声求义'的问题,实质上是音义的关系问题。'语言成分固然都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物,但是什么样的语音和什么样的语义结合,并没有必然的理由。'~①,荀子...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6
相比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汉民族在心理结构特征上明显偏向于内敛。这种心理结构特征是否源于汉民族与生俱来的先天基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9
修辞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情境的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有效,更具有鲜明性、生动性,以期达到交际所追求的最佳境界。由于交际的需要,汉语中一些生动活泼的修......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所论列的双关、讽喻、婉转、避讳、藏词五种修对手法,因其所要企及的修辞效果都是为了曲折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情感与思想意图,因此皆可列在委婉修辞......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名词铺排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有意味的汉语修辞现象。它最早源于先秦诗人的修辞创造,《诗经》中就有创例。到了汉代,不仅乐府诗中有大量的名词铺排文本建构,而且汉...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现代传播媒介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一端,传媒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得各种新闻的总量成为真正的海量。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各种新闻"泛滥成灾"的情况下,如......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本文选择为分析文本,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以计算分析和科学方法,总结归纳出法律语体的修辞特征及所要遵循的修辞基本原则.不仅与此前的语体修辞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通过计算分析的方法,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对相同题材内容的文本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描写出韵文体刚健与柔婉两种言语风格在修辞特征上的具体形态.同时,在此基础上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