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张鑫,张青,叶列平, 来源:第二届全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因道路拓宽对建筑物进行平移,平移到位后,用于加固的上轨道托盘及滚轴不再取出,同时采用隔振技术,在建筑物下设计安装隔振橡胶垫,使滚轴与橡胶垫共同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
[会议论文] 作者:金飞飞,冯鹏,叶列平, 来源:第六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9
以北京某FRP斜拉人行天桥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轻质FRP人行天桥的动力特性。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了跨度对挠度和频率的影响,获得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极限跨度。 通过对...
[会议论文] 作者:经杰,伍文杰,叶列平,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第九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3
消能减震技术是通过在结构中设置消能减震阻尼器来耗散地震输入能量,从而避免或减轻主体结构的损伤.迄今为止,在粘滞阻尼器和减震元件开发和结构减震性能等方面已进行了较多研究,已有多种阻尼器产品可供实际应用.我国新颁布的《建筑结构抗震规范GB50011-2001》(......
[会议论文] 作者:曲哲,和田章,叶列平, 来源:第十三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年份:2011
介绍一种新型摇摆墙减震结构体系及其在抗震加固中的应用。摇摆墙是采用特殊构造、底部具有一定转动能力和较大抗侧刚度的结构墙体,它能够有效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侧向变形模式,且能够以多种方式与消能减震装置结合,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进而提升结构整体的抗震能......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云, 叶列平, 岳清瑞,,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2005
钢结构在设计、制造、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缺陷,在使用阶段因超载、锈蚀、疲劳等原因会引起损伤累积,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传统的钢结构加固方法主要有钢板焊接、螺栓连接...
[期刊论文] 作者:曹海韵,潘鹏,叶列平,, 来源:振动与冲击 年份:2011
框架摇摆墙结构是框架和摇摆墙组成的新型结构体系。该文以一个按现行规范正常设计的6层混凝土框架为例研究该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baqus并结合清华大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可义, 娄宇, 叶列平,,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2008
由于建筑增层和功能改变,造成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已建二层的一些框架柱的轴压比超出规范的限值,原设计转换梁的抗剪承载力也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通过对比计算、试验论证等手段对...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军,冯鹏,叶列平,, 来源: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年份:2011
随着跨度的增大,自重对单索的影响就越明显,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索的自重小,在大跨度结构中应用具有优势。单索的理论计算是索结构进行设计的基础。单索在自重作用下的求解,按照......
[期刊论文] 作者:吕坚, 叶列平, 王宗纲,,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06
为合理确定早龄期混凝土的性能,考虑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过程及终值的影响,引入了龄期度法,并以某高层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有限元计算为例,讨论了......
[期刊论文] 作者:卢啸,陆新征,叶列平,, 来源: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2012
地震动强度指标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弯-剪耦合梁模型为基础,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地震动强度指标与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控制指标的相...
[期刊论文] 作者:冯鹏, 周正海, 田野, 叶列平,, 来源: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年份:2014
提出一种中等直径(10~16mm)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新型连接方式,通过焊搭混合连接降低施工难度、节约钢筋用量。对比现行规范规定的钢筋连接方法,研究其受拉性能,制作了非埋入式......
[期刊论文] 作者:叶列平,马千里,缪志伟,,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10
针对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大多未能实现"强柱弱梁"的问题,结合国外几个代表性规范的有关规定和文献资料,对我国规范"强柱弱梁"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强柱弱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易,叶列平,陆新征,,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11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因偶然作用导致局部构件失效后剩余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需求。现有规范对连续倒塌抗力需求计算采用经验系数法,因缺乏理论基础,难以合理考...
[期刊论文] 作者:张轲, 叶列平, 岳清瑞,,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2007
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技术中,碳纤维布放张后混凝土与碳纤维布之间的界面受力分析非常重要,同时能够对碳纤维布施加的最大初始预应力也是研究中关注的问题。基于碳纤维布......
[期刊论文] 作者:张轲,岳清瑞,叶列平, 来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年份:2000
本文对6根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进行了压弯反复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根据碳纤维约束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编制程序定量分析了柱子的弯矩-曲率关系,试验值与...
[期刊论文] 作者:孙海林, 叶列平, 陆新征,, 来源:建筑结构 年份:2006
采用纤维模型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利用MC90收缩和徐变模型对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论文同时对现行规范方法和文献...
[期刊论文] 作者:冯鹏,强翰霖,叶列平,, 来源:工程力学 年份:2017
“屈服点”是工程结构研究和设计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性能点,是衡量延性、屈强比等性能的前提,但在当前结构设计中尚缺少统一的定义。随着新型结构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构件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施炜,叶列平,陆新征,,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12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尤其是抗倒塌能力设计目标应根据其所在场地未来一定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遭遇的地震危险性来设定。首先介绍了基于动力增量分析(IDA)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
[期刊论文] 作者:齐玉军,冯鹏,叶列平,, 来源:工业建筑 年份:2011
栏杆结构是房屋、桥梁等结构的重要附属构件,虽然并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受力性能,但却对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栏杆结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的研...
[会议论文] 作者:孙海林,叶列平,丁建彤, 来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国内外不乏桥梁工程因为混凝土的徐变而挠度过大甚至坍塌的实例.混凝土徐变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各种有关徐变的计算方法(有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