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于骏一,曲兴田, 来源:汽车工艺与材料 年份:1999
1前言切削振动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一种十分有害的现象,在汽车制造业中也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零部件加工精度和机床切削效率的提高。因此,切削振动的控制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
[期刊论文] 作者:勾治践,于骏一,许春媚,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对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转速转矩特性和转速跟踪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在低频区段调速时,电机输出转矩M较电机额定转矩Me明显降低,须采取相应的转......
[期刊论文] 作者:勾治践,阎占辉,于骏一,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1998
在长春第二机床厂生产的XD5032型立式升降台铣床的基础上首次研制开发了一台XD5032/BQ型变速切削铣床。在铣床主传动系统设计中,选用STD工控机作为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研制开发了一套变速切削铣床......
[期刊论文] 作者:闫占辉,杨建美,于骏一, 来源:汽车工艺与材料 年份:2000
变速切削是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一种新工艺办法。本文介绍针对油缸缸体等零件采用这种工艺的具体作法,包括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Variable speed cutting i...
[期刊论文] 作者:周晓勤,于骏一,高品忱,, 来源:光学机械 年份:1991
本文主要讨论机床颤振的计算机辅助监控问题。文中提出以特征量ξ做为机床颤振的监测参数,当ξ值超过预先设定的控制门限值时,计算机监测单元即向控制单元发出警报并采用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义强,于骏一,韩荣久,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针对美国Rank Pneumo公司生产的MSG-325型双轴数控金刚石车床进行动态测试与分析,并分别用实模态与复模态两种方法识别了该机床的模态参数。In this paper, the dynami...
[期刊论文] 作者:周晓勤,高品忱,于骏一,, 来源:光学机械 年份:1990
机器故障往往反映为传感信号功率谱的特征变化,为了在复杂机械工况的在线监视与故障诊断中快速有效地捕捉住功率谱的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表征信号功率谱特征变化的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韩立强,岳晓峰,于骏一,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1999
为了解决异色羽绒的自动分选问题,实现异色羽绒的自动识别和自动提取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机器视觉分选方法。该文对视觉识别中的窗口处理、图像分割以及面......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周晓凯,包善斐,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90
本文主要讨论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和控制方案。在研究过渡切削过程各个动态切削参数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特征系数M 作为预报参数,M=H_1~2·σ_F~2/σ_α~2。当M 值超...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杨辅伦,包善斐,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88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工艺系统刚度主轴方位对切削过程稳定性影响的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证明,工艺系统刚度主轴方位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与切削过程动态切削力的构成有关.动态...
[期刊论文] 作者:乔思茂,包善斐,于骏一,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从多点激振与单点激振的比较中,提出单点激振时激振点位置的选择依据和方法。In this pap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ulti-point excitation and single-point excit...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于骏一,周晓勤,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在研究切削过程从平稳到失稳的过程中振动加速度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加速度信号的幅值分布在某一指定区间上概率值的变化来确定机床稳定性极限的方法。理......
[期刊论文] 作者:戴文跃,田万录,于骏一,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1999
“功能”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也是一个没有客观和统一定义的概念。在功能模拟和智能CAD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急需通用和统一的功能定义及其表达体系。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
[会议论文] 作者:岳晓峰,韩立强,于骏一, 来源:第九届全国机械动力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1
各类内燃机缸孔表面的质量均有较高的要求,缸孔精加工后不允许出现暴露出的砂眼、缩松等铸造缺陷,缸孔精加工后的表面缺陷检测始终是发动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相应的机械伺服系统,对各种缸孔表面缺陷进行自动检测,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郑堤,张立斌,于骏一,李月潭,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1997
将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加工尺寸预测与工艺能力预测结合起来,提出对加工尺寸进行反馈补偿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在加工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反馈补偿......
[期刊论文] 作者:侯磊,于劲,于骏一,姚骏恩,,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3
轴承滚动表面波纹、凹坑、划痕等是滚动表面产生疲劳破坏的重点原因之一。轴承行业乃至与轴承行业有关的其它行业普遍反映轴承中的钢球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不合理,也不规...
[期刊论文] 作者:郑堤,李月潭,张立斌,于骏一,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1997
在对实际检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机械加工尺寸数据序列进行在线建模和预测的时间序列分析原理和方法,通过加工实验对所提出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验证,表明所建的自......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文才,于骏一,周晓勤,傅连宇,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6
研究了变速切削系统的振动响应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在发生再生型颤振时,变速切削系统的振动响应和动态切削力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机床主轴转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永亮,李郝林,刘军,于骏一,, 来源:振动与冲击 年份:2012
智能材料由于其响应速度快、特性参数易于调控、能耗小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振动控制系统中。针对细长轴类零件外圆车削加工中的颤振现象,研制了基于智能材料——电流变液......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 贾春德, 姜增辉, 于骏一,,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综合考虑了刀具几何参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以及切削用量对已加工表面轴向残留面积高度的影响,建立了高速正交车铣已加工表面轴向残留面积高度的理论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