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缪平,杨宏斌,陈洪新,缪宝华,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5
如东县原为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1993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从1994年起转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10年来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洪山,李慈厚,李红阳,赵阳,陈洪新,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2002
大螟在苏北稻区1a发生3~4代,主害代第三代主要为害中晚稻。大螟寄主范围广泛,一代主要发生在稻田外,二、三代在稻田内转株为害。大螟在不同生境寄主上发育进程有差异。依据其...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 ,田芳,刘文樵,王步松,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0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大麦—棉花连作与麦棉套种面积逐年扩大,这部分棉田因在前作行间荫蔽期长或因前期管理推迟,产量构成以秋桃为主,晚秋桃比重大, 9月下旬气温多下......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山,李慈厚,陈洪新,韩伟斌, 来源: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 年份:2000
本文对苏北稻区大螟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药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螟一代田外分布,二、三代田内为害,其防治药剂以杀蚕毒类药剂杀虫单为优....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 韩伟斌 刘素成 封 雷,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摘要 2007年,江苏省响水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分析2007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特点以及大发生原因,对2007年响水县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特点;防治;2007年;江苏响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亮,陈洪新,李佛生,王育竹, 来源:光学学报 年份:1995
计算了二能级原子在一个驻波场中的辐射压力,给出了在不对空间平均时的辐射压力的普遍表达式,指出辐射压力的零级项对应于受激压力,而一级项对应于偶极力,高阶项则可以忽略。文中详细地计算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偶极力和相位,指出对于不同速度,相位有不同的迟后,这样的结......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苏永红,郑艳艳,王福民,,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2007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及其酶学及心电图的改变。方法:临床确诊手足口病患儿,住院当日或次日行心肌酶谱及心电检查。结果;47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检查中,肌酸磷酸激酶高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韩伟斌,丁栋,封雷,刘素成,,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2005-2007年,七(4)代褐飞虱在响水县连续大发生,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已成为水稻后期不可忽视的主要害虫。分析了七(4)代褐飞虱在响水县连续大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徐利忠,张伟东,陈洪新,施久军,, 来源:浙江实用医学 年份:201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脑膨出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按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 韩伟斌 丁 栋 封 雷 刘素成,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8
摘要 2005~2007年,七(4)代褐飞虱在响水县连续大发生,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已成为水稻后期不可忽视的主要害虫。分析了七(4)代褐飞虱在响水县连续大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 七(4)代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对策;江苏响水  中图分类号S435.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
[期刊论文] 作者:陈厚德,王彰明,倪桂花,袁树忠,夏慧,陈洪新,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在小麦成株期,调查植株茎基部线虫量,结果表明:茎基部0~5 cm处存在大量线虫,感染纹枯病的植株线虫量高于健株,病株(茎鲜重)线虫量为93.9~102.7条@g-1,健株(茎鲜重)为15.8~43.4条...
[期刊论文] 作者:方涛,裘愉卓,陈成业,陈洪新,王远军,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1995
通过新建立的BiPO4转化法,笔者分析了白云鄂博矿区部分磷灰石的氧同位素组成,其变化范围为6.3‰ ̄9.4‰,并通过与各种产状磷石灰及不同时代磷酸盐沉积的氧同位素对比、磷灰石形成温度的计算,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宏斌,缪平,孙德全,陈洪新,缪宝华,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年份:2002
目的通过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对有关血吸虫病防治知识、行为和信念,为开展江苏省如东县当地流动人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11名临时居住本县的外...
[期刊论文] 作者:赵阳,成晓松,韩伟斌,陈洪新,王太高,成长庚, 来源:农药 年份:2005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虎蛙EC对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龄幼虫高峰期用80ml/667m2,药后3、7d杀虫效果分别为90.2%和94.1%,保叶效果分别为82.0%和87.7%,优于30%螟服EC 7...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徐恒建,茆庆富,田芳,王步松,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5
小麦全蚀病菌对寄主作物有较强的选择性,当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时,换种非寄主作物,病原菌便会逐渐减少,再种小麦可显著减轻发病。试验表明,在目前尚无抗病品种,又缺少有效防治药......
[期刊论文] 作者:田晓娟,孟宪刚,陈洪新,曲玮,陈正乐,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1998
北票二道沟地区流纹质火山岩喷溢发生于167.5—135.36Ma,其西侧又相继有金厂沟梁南花岗岩(127.9Ma)和对面沟斑状花岗闪长岩株(126.3—121.5Ma)侵位。金厂沟梁、二道沟、长皋沟三个金矿床均产于岩株主动侵位在周边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宏斌,缪平,孙德全,陈洪新,缪宝华,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蔡惟泉,束伟,李佛生,王育竹, 来源:中国激光 年份:1994
报道了利用红移漫射光冷却原子的新机制。理论计算了二能级原子在这一光场中所受的辐射压力,在实验上观测到了钠原子束在负失谐漫射光中的减速。...
[会议论文] 作者:赵福利,贾天卿,黄敏,陈洪新,吴晓君,徐至展, 来源:2006年强场激光物理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通过不同偏振态的飞秒激光作用在SiC,ZnSe等材料上进行了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实验结果为:800nm和400nm的单偏振飞秒激光在6H—siC上可以产生纳米阵列结构,阵列周期分别为1...
[期刊论文] 作者:陈洪新,贾天卿,黄敏,赵福利,许宁生,徐至展,, 来源:光学学报 年份:2006
利用10倍的显微物镜将近红外飞秒激光脉冲汇聚到宽带隙半导体材料6H SiC的前表面,研究样品的烧蚀及诱导微细结构。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光学显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