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良, 李纯厚, 贾晓平, 陈丕茂, 张伟,, 来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份:2009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1995~2008年4月有关马尾藻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国内马尾藻研究开发及利用论文产...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来源: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2015
2008年分4个季节对深圳大亚湾混凝土礁体和铁质礁体上附着生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混凝土礁体秋季群落组成最丰富(60种),其次为夏季(58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陈丕茂,章守宇,贾晓平,,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9
分析了建设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增殖的影响,并以广东省汕头市人工礁区渔业资源调查情况为例,分析建礁前后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的资源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2010
为了解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状况,于2008年6月和7月,对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中已投放1 a的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上的附着生物进行了调查。2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94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综述了天然材料、废弃物材料、建筑材料、综合型材料等多种人工鱼礁材料的不同应用效果,指出不同材料人工鱼礁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同时展望了人工鱼礁应用材料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王莲莲,陈丕茂,黎小国,罗虹霞,,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为了解经过不同表面处理的人工鱼礁模板的附着生物群落特征,于2014年8月对大亚湾圆洲岛已投放的鱼礁模板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和鉴定出附着生物39种,黑缘牡蛎(Ostrea...
[期刊论文] 作者:佟飞, 唐振朝, 贾晓平, 陈丕茂,, 来源: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2018
为研究应用侧扫声纳技术评估已建人工鱼礁工程建设质量的可行性,于2017年4月应用侧扫声纳技术对已建1年的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区进行现场勘测,随机选取AR1与AR22种人工鱼礁各15...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 李纯厚, 贾晓平, 陈丕茂, 方良,,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10
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s,RBF)、普通克里格(Ordinary Kriging,OK)3种插值方法对2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莲莲,陈丕茂,陈勇,罗虹霞,, 来源: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15
利用水产养殖贝类和捕捞贝类的副产物废弃贝壳建设人工鱼礁,既可为保护海洋环境开创新途径,又可解决陆地大量废弃贝壳堆积占地和废弃贝壳老化分解污染环境等问题。本研究中综...
[期刊论文] 作者:赵漫, 余景, 陈丕茂, 冯雪, 聂永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海湾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状况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研究回顾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进展,阐述了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两种方法,其中指示物种法从单物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来源:南方水产 年份:2008
人工鱼礁是用于营造海洋牧场、调控和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增殖生物资源的人工设施。人工鱼礁投放入海后,受海水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礁体附着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出现明显的...
[期刊论文] 作者:舒黎明,陈丕茂,黎小国,于杰,冯雪, 来源:应用海洋学学报 年份:2015
依据柘林湾及其邻近海域2013年2、5、8和12月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多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判别类别组成是否...
[期刊论文] 作者:冯雪,陈丕茂,李辉权,洪洁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3
为了对惠东人工鱼礁的投放进行评估以及观察对渔业资源的生物聚集效果,分别于2008年5月和2011年6月对惠东大星山人工鱼礁区进行了拖网和刺网的本底调查和跟踪调查。采用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斯广杰, 陈丕茂, 陈勇, 贾晓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对海洋底栖生物,尤其是人工鱼礁生态系统中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过去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剖析了我国人工鱼礁系统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与国际研究的差距,为制定未来...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 李纯厚, 贾晓平, 陈丕茂, 方良,,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通过对深圳大亚湾人工鱼礁区7个月(2008-04~2008-10)挂板实验,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附着生物丰度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并根据附着生物丰度数据和7个环境因子......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丹丹, 陈丕茂, 朱爱意, 袁华荣, 冯雪, 王文杰,, 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2018
【目的】研究密度胁迫对黑鲷鱼苗运输存活率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运输密度,为黑鲷科学运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长9.0~11.7cm的健康黑鲷鱼苗490尾,共设5...
[期刊论文] 作者:陶峰,唐振朝,陈丕茂,贾晓平,,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年份:2009
根据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海域的波流、水深等状况,对方型角板中连式礁体和方型对角板隔式礁体进行了不同海流速度下的受力、抗翻滚系数及抗滑移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
[期刊论文] 作者:陶峰,贾晓平,陈丕茂,李辉权, 来源:全国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根据2003年5月广东省澄海莱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和对比区海域本底调查所获资料,从水文、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在拟建礁区建礁的优越性.结果表明,莱芜拟建人工鱼礁区海域水深8.5~ 11.Om,海面波高小于1m,拟建礁区相对于对比区具有明显的建礁优越性:流......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唐振朝,陈丕茂,章守宇, 来源:海洋通报:英文版 年份:2019
以人工鱼礁区的流场效应为切入点,引入水体交换时间的概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水动力学过程、水体交换变动情况、保守物质浓度扩...
[期刊论文] 作者:廖秀丽,陈丕茂,马胜伟,陈海刚,, 来源: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2013
根据2007年4月、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大亚湾杨梅坑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的3个春季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研究了投礁前后杨梅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年际变动。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