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0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德海, 来源:江南 年份:2021
我通读过出版的金克木先生作品,编过两本金先生的集子,反复提起过他的数篇文章。每当认识深入一点,产生的疑问也就多了一些。比如,金克木的自学几乎成了传奇,可他自学的方法是什么?...比如,金克木曾有近三十年中断了学术工作,晚年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的原因何在?比如,很多人欣赏金克木的思想文章,为何至今没有一个哪怕简陋的年表?...
[期刊论文] 作者:顾盛红, 来源:文萃报·周二版 年份:2021
金克木是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但许多人却不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竟然只有小学学历,改变他命运的又是什么呢?  ...金克木出生于旧官僚家庭,因与父母的观念不同,小学毕业后的他就离开家四处游学。他求知欲强,常常去各学校当旁听生,经济上很窘迫。后来经人介绍,进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  ...有一次,轮到金克木当值,遇到一位大学者前来借书,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德海,, 来源:山花 年份:2019
一rn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里住着八个人,性情各如其面.就中老七是个书呆子,每天晚上熄了灯,还点上蜡烛看一两个小时的书,以致蜡烛把靠近床头的墙壁熏得乌黑.每到学校检查的时...
[学位论文] 作者:朱希龙, 来源:湘潭大学 年份:2021
[期刊论文] 作者:顾盛红, 来源:现代班组 年份:2022
金克木是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但许多人却不知道,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竟然只有小学学历,而改变他命运的又是什么呢?...rn金克木出身于旧官僚家庭,因与父母观念不同,小学毕业后的他就离开家四处游学.他求知欲强,常常去各学校当旁听生,经济上很窘迫,后来经人介绍,进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金克木刻苦自学,但因没有老师指导,...总是不得其门.后来,金克木开始特殊留意别人都借一些怎样的书籍....
[期刊论文] 作者:曾艳兵, 来源:读书 年份:1996
《读书》今年第八期刊有金克木先生的《妄谈孔子》一文,读后获益颇多。在我看来,“妄谈”便是“误“Reading” The eighth issue of this year there is Mr....
[期刊论文] 作者:钱文忠,, 来源:学习博览 年份:2008
首先,必须做一个实际上说不明白的说明:题目里的"智慧"指的是"东方式的智慧",而"学术"则指的是"西方式的学术"。然而,即使勉强做了这样的区分,我也很难写明白金克木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钱文忠,,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6
金先生是在1949年前不久, 由汤用彤先生推荐给季羡林先生, 从武汉大学转入北京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自此以后,季、金两位先生的名字就和中国的印度学,特别是梵文巴利文研...
[期刊论文] 作者:黄德海, 来源:山花 年份:2021
一  1912年,金克木出生。这个时间点,客观意义上没有经过清朝,或者笼统说,没有经过封建时代。不过,近代中国变化万端,前代往事并不随风而逝,仍然会给后代造成重大影响。...抗战之前,金克木自言,留下了“五次革命失败的精神压抑”——“戊戌”“辛亥”“五四”“北伐”“九·一八”。此后,则起码有“‘七七’抗战,一九三九年欧战,一九四一年德国攻苏联,日本打美国”。...
[期刊论文] 作者:廖保平,, 来源:校园心理 年份:2006
据报道,2006年2月24日凌晨两点左右,与季羡林、金克木两人并称“未名湖畔三雅士”的国学大师张中行辞世.享年98岁。...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亚丽,,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吴投文,,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17
在中国新诗史上,1930年代的现代诗派实际上是一个并不确定的概念,有其不易厘清的复杂性。一般认为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人是现代诗派的主要成员,其中尤以戴望舒对中国新...
[期刊论文] 作者:段海峰, 来源:人事天地 年份:2008
北大中文系曾有著名的“三老”:张中行,季羡林,金克木。他们年纪均在80岁以上,曾经比邻而居在未名湖畔,他们高士名流的独特风范也传扬甚远。...
[期刊论文] 作者:江挥,, 来源:读书 年份:1988
黄裳、金克木、赵一凡、吕叔湘,董鼎山、王佐良,当年的陈原,都有过诱人的上乘文字。今“Reading” on the valuable article...
[期刊论文] 作者:林苑网,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 年份:2006
生 命    金克木  生命是一粒白点儿,  在悠悠碧落里,  神秘地层成云片了。  生命是在湖的烟波里,  在飘摇的小艇中。  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  是伴着芦苇的啜泣的呵欠。  ...诗人金克木用真心、用真情写下的这首《生命》的赞歌,篇幅虽然不长,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生...
[期刊论文] 作者:萧瀚,,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摘自金克木《〈论语〉是一部现代派小说》《伊索寓言》里有一则"山震",说大山临盆,发出巨大痛苦的呻吟,...
[期刊论文] 作者:万辉华,, 来源:书城 年份:1997
我国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先生,爱谈禅,但他们没有以禅师自居,季先生称自己“属于‘野狐’一类...
[期刊论文] 作者:叶永烈, 来源:各界 年份:2017
他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 年份:2014
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毛泽东、瞿秋白、冯雪峰、沈从文、申寿生、杨沫、柔石、李苦禅、金克木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北大旁听过.岁月飞逝,我在北大“偷听”,转眼已近20年.在...
[期刊论文] 作者:唐遇春,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7
中央电视台有个“读书时间”栏目,当主持人介绍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学苑英华”丛书时,几乎是脱口而出:“已经出版的有……金克木的《文化危言》。”“卮言”变“危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