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滢,许鲁之,,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单一的译者忠实对象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总是受到质疑。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者的忠实对象是多元的,译者在对其忠实服务的同时所选择的不同服务方案会造成各忠实对象利益的不平衡...
[学位论文] 作者:徐丽萍,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2009
翻译研究常常聚焦于翻译产品或翻译过程,较少关注在翻译过程中起重要调解作用的译者。作为社会组织的成员,译者一方面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因素的操控,另一方面又通过操控译本以...
[期刊论文] 作者:何佩兰,, 来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译者则是文学作品的信息传递者,两者是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文学译者,不仅要对原作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也要对译作读者负责。文学接受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瑞玲,吴飞,,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其身份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译者的翻译策略则会影响原作在异域文化中的形象。...
[期刊论文] 作者:靳秀莹,,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探讨译者与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各主体之间交往时所体现出的主体性,指出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与其他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译作是翻译活动各个主体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肖维青,,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09
本文根据国内文学翻译出版界的现状,借鉴美国笔会翻译协会规范翻译出版的一些经验,探讨美国笔会翻译合同范本的条款(包括版权、稿酬、质量控制、译者署名等)对中国出版界和译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宋彩霞,,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以接受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从“不确定性”、“期待视野”、“晦在的读者”三方面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产生的原因。以期说明译者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必然...
[学位论文] 作者:牛煜,,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2009
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成为翻译界的热点。在传统译论中,译者的地位被忽视。自从“文学转向”以来,伴随着西方各种翻译流派的介绍引进和对我国传统翻译观的审视,译者的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俞忠敏,韩江洪,,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分析了英汉科普翻译中科学性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指出英汉科普翻译中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一方面,科学性对译者主体性存在制约和限制作用;另一方面,围绕科学性,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很大...
[学位论文] 作者:朱学峰,, 来源: 年份:2009
本文以哲学中主体性的研究为起点,以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框架,具体应用到新闻翻译的实践中来。本文写作的一个主要前提是把译者看作全球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霞,张英,,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译者与文本的关系一直是翻译界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译者与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关系,这种张力关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文本意义不是单一的,其意义的实现是两个层面上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丽,张慧琴,,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9
本文主要从英汉的语言对比方面来谈译者的主体性。通过对译者身份的回顾,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并通过英汉语言中主语与主题、形合与意合、树状与竹状、静态与动态的不同分别阐...
[期刊论文] 作者:陈敏,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9
译者的主体性是指在对外宣传文本翻译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即译者不按汉语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冬梅,,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翻译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译者是做决定的行为主体。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从描述性翻译研究的视角对译者这一行为主体进行了观照,指出:译者是一个社会人,社会化是一个“被动-主动-互...
[期刊论文] 作者:安澜,徐剑,,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9
道格拉斯·罗宾逊借鉴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研究译者的翻译理论与这几年翻译界对译者的研究很是不同。他分别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去考查译者的翻译行为,即: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
[学位论文] 作者:范雯,, 来源: 年份:2009
在传统思想和翻译观框架下,译者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以语言学为基础的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强调以原文为中心,译者被认作是原作者忠诚的仆人;以“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孔蓓蓓,,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2009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忠实"和"等值"被认为是翻译的最高标准,作为翻译实践活动主体的译者被"隐身"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的主...
[学位论文] 作者:王萍,, 来源: 年份:2009
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翻译观中绝对忠实原文本的理念,争取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平等地位,并且提倡译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任肖飞,, 来源:知识经济 年份:2009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及范围,译者的主体性也引起重视。本文通过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选择,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期刊论文] 作者:邱丹叶,,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本文探讨在散文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汉语散文句式结构较松散,但英语行文紧凑严谨,因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汉语分句进行归纳综合,化为符合英语表达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