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2
调查玉米GY220×1145组合的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及其亲本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抗性的表型值,运用RIL群体的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规律。结...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薛林,郝德荣,陈国清,石明亮,冒宇翔,胡加如,黄小兰,程玉静,张振良,周广飞,,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报道了糯质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过程,对通系5的优良性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通系5不仅农艺性状优良、糯性好、配合力高,而且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也优于其他糯玉米种质;通系5或...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清,薛林,胡加如,陆虎华,石明亮,程玉静,冒宇翔,黄小兰,张振良,周广飞,郝德荣,,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5
采用多样性指数对47份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的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薛林,胡加如,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熊素华,陈小晖,孙权星,陆冬梅,杨水英,,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9
分析了我国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可行途径,同时提出适用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为我国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陈国清,彭长俊,孙权星,程玉静,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陈小晖,, 来源:天津农学院学报 年份:2013
通过玉米雄性不育的分类,各种不同的复杂表现、遗传特性,以及恢复性、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资料综述,结合笔者长期育种实践创造出的三系配套种质及其不育与恢复表现的特征特性,探...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薛林,胡加如,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程玉静,,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3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玉米播期关系极为密切,研究了不同播期下玉米粗缩病发生情况及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春提早、秋延后等措施调整播期使鲜食玉米易感病期与灰飞虱...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郝德荣,黄小兰,赵浚宇,张振良,周广飞,陆虎华,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孙权星,薛林,袁建华,,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6
为提高育种效率,测试、评价育成自交系以及国内外优良种质的育种潜力,对加速育成产业化性能优异品种至关重要。选用江苏沿江农科所、江苏省农科院以及国内其他单位育成的优良...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谭河林,洪德林,,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2012
利用自主育成的3个玉米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等6个世代,运用六世代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联合分析方法,进行穗总重、穗长、穗...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薛林,梁奎,黄殿成,黄小兰,胡加如,江建华,阮方松,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洪德林,,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2
玉米粗缩病是近年严重影响中国玉米生产的病害,研究其QTL定位有助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效率。该研究调查了GY220×1145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IL)群...
[会议论文] 作者:,孙权星,CHENG Yu-jing,程玉静,XUE Lin,薛林,LU Hu-hua,陆虎华,HUANG Xiao-lan,黄小兰,HAO De-rong,郝德荣,MAO Yu-xiang,冒宇翔,胡加如, 来源: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 年份:2012
利用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3个玉米自交系S1、S3和S7组配的2个组合(S1×S3和S3×S7)的P1、P2、F1、B1、B2、F2六个世代,运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玉米穗粒重、百粒重、行粒数、穗行数、穗长、穗粗、轴粗、穗总重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