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本刊上期发表了彭一万先生《“海上茶叶之路”的定义辨析——〈宁波“海上茶路”启航地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质疑》,并期待笔者作出答复。笔者首先要说的是,“海上茶路”起点与...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本文认为,吴理真是虚构人物,理由有四,一是虚构神话不能作为史实采信依据;二是古今帝皇、领袖敕赐、表彰的人事,当时当地方志不可能不记载;三是《行状》无撰、书、刻作者名号...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5
本文认为陆羽《茶经》是确立神农茶祖地位的权威文献。所谓《神农本草经》"神农得茶解毒"之说,纯属虚构,以讹传讹。并对《淮南子》、《搜神记》、《三皇本纪》及鲁迅关于"神农尝......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5
6000年茶树根是野生自然遗留,还是人工栽培的?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本文根据专家组论证,从其茶树根之说。但笔者认为人工栽培说有诸多瑕疵,而是野生自然遗留的,主要理由:点播茶......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本文认为以所谓"熟土"确认6000年人工栽培茶树根是不可信的。因为"生土"与"熟土"很难区分,仅凭茶树根不足以证明先民利用茶树。此外,前奢谈先民用陶壶、陶杯煮茶饮茶,犹如天方夜谈......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我的家乡浙江省宁海县,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隶属宁波市,是新兴的名茶之乡,2011年3月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望海茶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本文梳理了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在诗文中写到的江州(今九江)、庐山之茶文化元素。"前月浮梁买茶去"为唐代浮梁茶市留下了确切记载;名人开山种茶且自记于诗文,白居易为第一人,体......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3
前言2013年4月24日,在宁波召开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9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了《"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共识》,对宁波作为"海上茶路"启航地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8
关于西汉茶祖吴理真之真假问题,笔者已撰写过多篇文章,考证了历史的记载,说明所谓"茶祖神僧"吴理真乃是虚假的。本文以新发现的晚清海外英文文献等为例,进一步证实吴理真为南宋......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7
本文提出一些新的论据,指出所谓田螺山6000年人工栽培茶树根不可信,是人为炒作;以茶氨酸单独成分含量检测茶树根,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应通过基因检测确认。...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5
自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发表了诸多茶文化"宣言"、"共识"。笔者梳理发现,其中四种"宣言"、"共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茶史与学术错误,有的还相当严重,已经以假乱真,混淆了中国茶史。......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湖州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诚如斯言,笔者深有同感。......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宁波保税区干部徐国青撰写的《徐国青文集——谈茶说事议政》,最近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清代书法大师梅调鼎再传弟子、浙...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本文认为《四种宣言》等存在茶史学术错误,并对茶史学术研究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有:当代标志性虚假不实茶事之一:子虚乌有吴理真,指鹿为马江湖化;当代标志性虚假不实茶事之......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6
今年3月25日,为著名茶诗专家、杭州余杭茶人钱时霖(1934-2013)逝世三周年,他与姚国坤、高菊儿合编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上、中、下三册),...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3
两首唐诗记辉煌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越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茶经·七之事》有关《晏子春秋》的茶事引文仅20字,《四库全书·茶经》本是这样记载的:《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偶翻手头当下4种《茶经》述...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0
400年前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晚明万历年间(1573--1619),宁波四位同时代的名人屠隆、屠本唆、闻龙、罗廪,分别刊出茶书《考槃余事·茶说》、《茗笈》、《茶笺》、《茶解》,成......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1
中华多茶山,此地最著名。上网搜索,大江南北以茶名山的不下数十处,但有千年名茶历史、集中体现儒、释、道与茶文化悠久历史渊源,拥有千亩以上高山有机茶园,并有丰富的旅游资...
[期刊论文] 作者:竺济法,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6
印度阿萨姆、大吉岭两大地区所产著名红茶,其茶种均源于中国。据日本、中国等专家考证研究,印度阿萨姆茶树源自云南大叶种茶树,是从云南西部传播过去的。英国罗伯特·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