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洪小苏,吾柏铭,方中良,陈建昌,江建良,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99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S)患者倾斜试验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接受倾斜试验的42例VS患者基础倾斜试验阳性反应(基础阳性组)14例,异丙肾上腺素(ISO...
[会议论文] 作者:王学忠,洪小苏,陈建昌,焦阳,徐生亭, 来源:中华医学会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 年份:2005
本文探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存在微小血管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表达可能参与微小血管病变的病理机制.内皮素-1可能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表达,参与微小血管病变.干预基质金属蛋白......
[期刊论文] 作者:洪小苏,吾柏铭,方中良,江建良,陈建昌,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99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浆内皮素浓度在倾斜试验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能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朱雪明,沈海英,冯萍,邵春来,洪小苏,,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钠素(ANP)浓度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75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Ⅱ~Ⅳ级)和2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BNP和...
[期刊论文] 作者:郑菊,洪小苏,焦阳,韩婷婷,郭爱红,陈建昌,,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7
目的研究新的心电学指标——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传统指标——心率变异(HRV)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33名急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卫亭,洪小苏,陈建昌,霍勇,陈明,洪涛,高炜, 来源:江苏医药 年份:2004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药物释放速度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作用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的试验方法,在20头微型猪的冠状动脉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婧娟,洪小苏,徐卫亭,陈建昌,张诗吟,,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11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HMP)对心梗后心衰家兔心肌细胞外间质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梗心衰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心衰4周(CHF 4 W)及8周...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忠,洪小苏,江建良,焦阳,余荣水,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Fas(sFas) 和TNF-α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11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Fas/sFas配体(sFasL)和TNF-α水平,并对患者随访(32±8)个月,...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亮波,陈灿,莫振兆,洪小苏,吾柏铭, 来源:高血压杂志 年份:2004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DOCA-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DHR)血压、主动脉结构、血浆内皮素(ET-1)和主动脉组织ET-1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依那普利不影响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
[期刊论文] 作者:张诗吟,陈建昌,洪小苏,徐卫亭,黄婧娟,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2013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兔建立心梗模型,建模成功2周时将心梗组兔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1组,共6组,连续给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昌,蒋文平,刘志华,程绪杰,李红霞,洪小苏,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转化为肌细胞,为心力衰竭的细胞心肌成形提供较为理想的移植细胞.方法从兔股骨头处抽取骨髓,用Ficoll细胞分离液分离MSCs,体外培养,经5-...
[期刊论文] 作者:张诗吟,陈建昌,刘丽萍,洪小苏,徐卫亭, 来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对血浆肾索活性(PRA)、醛固酮(ALD)和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9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治疗前血钠水平分正常血钠组...
[期刊论文] 作者:迟东升,吾柏铭,靳风霞,洪小苏,余荣水,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0
原发性高血压(EH)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内皮素(ET)是迄今所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体内最强的扩张血管物质,两者对维持正常血压起着重要的作...
[期刊论文] 作者:洪小苏,吾柏铭,李明德,刘志华,胡佩玉,熊重廉,,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现将我院7年来2533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中,经心电图证实的23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分析 1.本组23例患者中,男11例,女12例。年令43—84岁,平均65.8岁;65岁以...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昌,吾柏铭,洪小苏,郭爱红,章惠莲,,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报告37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晕厥组)和10O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倾斜试验(TTT)结果。结果显示晕厥组基础倾斜试验(BTTT)阳性诱发率为18.4%(7/37),对照组无1例阳...
[期刊论文] 作者:迟东升,吾柏铭,洪小苏,余荣水,靳风霞, 来源: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200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脂蛋白的 (a) [LP(a) ]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关系以及尿激酶溶栓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检测 2 0例AMI、...
[期刊论文] 作者:迟东升,靳凤霞,吾柏铭,洪小苏,余荣水,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魏广和,江建良,陈建昌,洪小苏,吾柏铭, 来源:苏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8
为探讨胶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采用同步记录心室外股不同部位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观察健康家兔静注胶碘酮前后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胺碘酮对正常心......
[期刊论文] 作者:魏广和,江建良,陈建昌,洪小苏,吾柏铭,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1999
同步记录心室外膜多个部位单相动作电位(MAP),观察胺碘酮对正常和缺血心脏心室复极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20只健康家兔,体重2.6~3.6kg,雌雄兼有,随机分入正常组和缺血组。以30mg/kg戊巴比......
[会议论文] 作者:钱铭辉,龚建平,沈钧康,郭盛仁,洪小苏, 来源:2008华东地区暨江苏省第十一次放射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8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脂肪沉积,形成斑块,产生狭窄,阻流,导致心肌缺血的器质性病变。有时也因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内出血形成血栓,堵塞动脉管腔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心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