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平,张戈军,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5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非风湿性瓣膜病发病率相对增加,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瓣膜退行性变(包括...
[期刊论文] 作者:罗启军,戴汝平, 来源: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年份:2003
为建筑空调系统控制提出一项动态的优化技术.在一个指定期间内,运用该算法,能得到使目标函数(例如运行成本或者峰值能耗)最小的房间温度曲线.该算法也能给出HVAC设备的最佳开...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世华,戴汝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6
本文报告5例6支动脉阻塞经导管使用微量泵持续灌注尿激酶(56,000单位/小时)溶栓治疗,灌注时间5.5 ̄58(平均26)小时。阻塞位于髂外动脉2例,其中1例伴同侧股动脉阻塞;髂总和髂外动脉联合受累1例,Guo动脉1例;股Guo动脉......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世良,戴汝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4
报告10例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动脉内溶栓治疗,开通率100%。讨论其适应证、禁忌证,溶栓剂的应用,操作技术,影响疗效的因素及并发症等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平,谢若兰,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4
Hexabrix 320(320mg l/ml)属低渗透压离子型造影剂。本研究通过3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造影(平均年龄:51.2岁,范围:39~65岁)评价Hexabrix 320的安全性及显影效果。所有病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戈军,戴汝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5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 ,其中主要为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瓣膜退行性变 (包括钙化和黏液变性等 )和代谢障碍性瓣膜损害在我国也...
[期刊论文] 作者:张戈军,戴汝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对照经导管置入Sidris钮扣式封堵器、CardioSEAL封堵 器和Amplatx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 28例患者,依介入治疗采用的封堵器分为3组,采用钮扣式封堵器、CardioSEAL封堵器和Amplatzer封堵器的患者各为......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平,戴克中,, 来源: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年份:1992
本文简述了最近工业中所采用的光测量系统的结构和特点以及与之有关的器件和技术。通过对3个光测量最新应用实例的介绍,对光测量系统的工业应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蒋世良,戴汝平,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4
本文报告20例22支髂动脉,2支股动脉及1支锁骨下动脉狭窄性病变作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形术,早期成功率为96%,远期血管开通率为92%,全组无重要并发症发生。对适应证的选择,操作...
[期刊论文] 作者:郑可,戴汝平,等,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戴汝平,等,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1
目的 探讨直接依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测量值选择Amplatzer封堵器行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行Amplatzer法治疗的ASD患者纳入研究。40例行...
[期刊论文] 作者:戴汝平,蒋世良,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94
本文对1988年5月至1992年7月间以Inoue单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00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6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6.5±8.8岁。经血液动力学及左室造影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左房平均压自3.34±1.22kPa(25.08±9.13mmHg)下......
[期刊论文] 作者:郭岩,戴汝平,等, 来源: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年份:2002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对2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EBCT技术,并辅以三维重建,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有优,戴汝平,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探讨心房粘液瘤的电子束CT(EBCT)征像和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心房粘液瘤病例的EBCT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31~66岁,平均54岁。7例同时行单层增强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少雄,戴汝平,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04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医学影像学设备,其扫描速度极快,可达50毫秒,消除了移动伪影,不仅可清楚地显示心脏血管的解剖,而且可评价心脏的运动功能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守平,戴汝平, 来源: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年份:1994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m (TEE) was performed in 3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both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and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 to evaluate t...
[期刊论文] 作者:王照谦,戴汝平,, 来源: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年份:2003
简述主动脉壁内血肿的病理学特征,重点介绍导管法血管造影、CT、MRI和超声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和限度....
[会议论文] 作者:张戈军,戴汝平, 来源:2008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介绍了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几种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经导管人工瓣膜置入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介入治疗等,并分别探讨了手术方法,且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少雄,戴汝平,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何沙,白桦,戴汝平,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年份:1998
医学断层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创方法直观考察人体内的立体结构,当用于电子束CT(EBCT),更能充分显示它的价值。本文阐述了用电子束CT采集体层数据(包括步进容积扫描、连续容积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