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龚福保, 梁小敏,,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08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也称吴萸、吴芋、茶辣、辣子。以果实入药,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主产四川、贵州、广西、陕西、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区。果实入药,味辛、...
[期刊论文] 作者:陈金凤, 李多多,, 来源:江苏中医 年份:1989
其药物组成:香附、艾叶、当归、黄芪、吴萸、川芎、白芍、地黄、官桂、续断,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
[会议论文] 作者:雷培海,周欣,汤洪波,王道平,彭炳先, 来源: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俗称吴萸、辣子、吴椒.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呕、止痛、燥湿的功能.主治胃腹冷痛、恶心呕吐、泛酸暖气、腹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喀,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2
肝脏虚证,一般仅指肝血虚或肝阴虚,对于肝阳虚证,历代文献虽有所及,如云"肝虚则生寒",王旭高说"如有肝寒,……宜温肝,肉桂、吴萸、蜀椒"等....
[会议论文] 作者:雷培海[1]周欣[2]汤洪波[1]王道平[2]彭炳先[1], 来源: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俗称吴萸、辣子、吴椒.味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疏肝止呕、止痛、燥湿的功能.主治胃腹冷痛、恶心呕吐、泛酸暖气、腹泻...
[期刊论文] 作者:泽武,, 来源:科学养生 年份:1996
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茱萸原生长在吴国,称为吴萸。有一年,吴国将它作为贡品进献给楚国,楚王There is an interesting legend about folks...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秋霞,王俊伏,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5
蚕矢汤源于清朝王孟英的《霍乱论》,由蚕砂、苡仁、木瓜、黄连、半夏、黄芩、通草、栀子、吴萸、大豆黄卷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升清降浊的功效,主治湿热内蕴之霍乱吐泻。笔者...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病程一般在半年以上,患者可伴有乏力、神疲、头昏、头痛、夜间少眠或嗜睡;或可伴有低热、情绪不稳、工作效率...
[学位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 年份:2011
[目的]评价本课题组根据益气养阴、和血宁络法所拟益气养阴和血方对难治复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and relapsing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ITP)患...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份:2016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满意疗效。在中医辨证方面总结出四大要法,并对中医中药在血液病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份:2014
通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实践及病案分析,总结治疗白细胞减少的四大要法及辨证要点。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气养血活血、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化痰逐瘀合清热解毒诸...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份:2016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CAG方案+扶正解毒化瘀法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予CAG方案+地西他滨,观察组在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2004
本人从事血液病临床多年,随着血瘀理论和活血化瘀法在血液病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血液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血液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均有瘀血存在,应用活血化瘀法能取得...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花卉 年份:2015
竹,亭亭玉立、苍翠俨然、高风亮节的姿态,古人已认为能体现君子精神和气质,而常用于诗文作品上,也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炎炎夏日,钻进竹林,淡淡的清香,让人心旷......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花卉 年份:2014
天气逐渐干燥,加上“秋老虎”的余威,很多人在这时会出现上火的症状。民谚中有“立秋吃茄子”的说法,而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因此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茄子不仅是价廉物......
[期刊论文] 作者:吴 萸,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年份:201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以皮肤、黏膜、内脏和其他组织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因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内脏出血,因而属于中医“血证”、“衄血”、“发斑”、“虚劳”范畴。其发病与外感、饮食、劳倦、七情有關,病机以热、瘀为标,气虚、阴虚为本。心......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年份:200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发生在造血干细胞阶段的异质性克隆疾病,以造血细胞不可逆的数量和质量异常为特点,表现为贫血、感染或出血及较高的白血病转化率,曾用名难治性贫血、白......
[期刊论文] 作者:吴萸,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2010
过敏性紫癜(AP),是一种由多病因作用于有遗传背景的个体,由lgA介导,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多个系统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症,以皮肤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炎或关节...
[期刊论文] 作者:杨吉生,, 来源:家庭中医药 年份:2015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等。中医认为,吴茱萸性味辛苦,温,具有散寒止痛、下气止呕、解毒敛疮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吴茱萸有抗菌、镇痛、驱虫、抗病毒、降压、收缩子宫...
[期刊论文] 作者:封万富,,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81
艾附暖宫汤是清代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中所载,由艾叶、香附、当归、川断、吴萸、川芎、白芍、黄芪、熟地、官桂等十味药物组成。功能养血益气、温经散寒。在妇科临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