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龙门,两山夹峙一水,望之若阙,古称伊阙。其风光之壮美秀丽令白居易不禁大赞:“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因山产香葛而得名的香山即龙门东山,被白居易赞为龙门十寺之首的香山寺位于香山南端。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武周天授......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作为古代杰出军师的代表者,诸葛亮可谓家喻户晓。  《便宜十六策》是他传世的少数作品之一,在《隋书·经籍志》和《诸葛亮集》中都有收录。此文凡六千言,从十六个部分分别论述治国治军之道。本文择取对我们当下管理者有指导意义的部分与大家分享学习。  管理者......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学习,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头等大事,向来为人所看重,因此劝学类文章也不在少数。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所概括的传统知识分子学习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进可以入朝为仕,退可以开馆授业。这体现出的是他对待子孙前途进退裕如的宽松心态和现实主义的入世态度。与传......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苏东坡曾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冬雪初霁的夜晚,诗人熟睡之时,一位美貌女子翩然入梦。她箬雪烹茗予诗人品,并以婉转歌声佐饮。诗人便于梦中写下回文诗。待得好梦初醒,却只记得一句“乱点余花唾碧衫”,于是将其续成两首完整的诗。  自古以来,茶,这神奇的东方树叶......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6
大学之“大”,有广博之义,有年长之义,其实还有高远之义。学习这部书,我们知道,要想将本性中至光至明之德弘扬光大,必须博览群书,方能明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涤除玄览,格去机心物欲。小学修的是人情之练达,可人情练达也容易走向一个极端,那就是阿谀谄媚、曲意逢迎,所以“大......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鹖冠子》作者相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鹖冠子。《汉书·艺文志》称作者为“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也说:“鹖冠氏,楚贤人,以鹖为冠,因氏焉。鹖冠子著书。”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大概形象:怀济世之才而不被重用,故隐居深山,以鹖之羽为冠,发愤著......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围炉夜话》,清代王永彬作。凡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命”为总纲,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和《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如书名所言,寒冬之夜,至......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5
陶渊明,字元亮,刘裕篡晋建宋后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他的生年有七八种说法,本文取袁行霈先生主倡的“七十六岁说”,即生于公元351年(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公元427年(即宋文帝元嘉四年),这在其《自祭文》和颜延之的诔文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卒后至交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君诔》......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藏梦千古一纸繁华  元代,中国古典戏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花似锦般的时期。在这场如云花期中,又有多少场或甜或苦的浮生之梦。那些天之骄子,铁骑一来转瞬即成马下飞尘的失意文人,愁肠百转,只能托咨嗟与魂梦。因此,在《全元散曲》中,有十分之一都是梦幻的曲调。那......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留给汉人的是家国之痛与无尽羞辱。但也是在元代,多民族文化激烈碰撞并重新组合,一些少数民族作家登上诗坛。贯云石,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贯云石,本名小云石海涯,维吾尔族人。因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姓。其祖父阿里海涯原为西域农民,因维族......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平常心是道,不必刻意追求生死轮回的超脱,更不必为超升西天净土而穷首皓经,只要尽心做好本分事就好。“担水劈柴,无非妙道;举手投足,皆是道场”,生命中的一言一行、一景一色皆有发人深省之处,都向人们敞开进入禅悟......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沧桑中的清醒  白朴出身于官宦世家,更是文学世家。其父白华与元好问是至交好友。金灭亡时,汴京城破,白华与妻儿失散,蒙古兵进城大肆劫掠,白朴同姐姐与母亲分离,幸而元好问及时赶到,救下白朴姐弟二人,并带着他们四处奔逃,生活极为艰辛。元好问在白朴身染瘟疫、生命垂危......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杜鹃声起:“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旦心生归意,鸟雀啼啭入耳也似催促之音了。归隐,仿佛自古便生长在中国人的灵魂里,每当世况迫人违背本心之时便耀武扬威地站出来呼唤着人们向青山翠林走去。筑一间茅舍,置两亩薄田;听风望月,看山品岚;远离污秽俗世,忘却钩心斗角,好不清......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想到东林书院就总会想到那些虽不同却相似的眼神。  想到杨时学成将归,程颢望着他说出“吾道南矣”时满蕴信任与嘱托的热忱的眼神。也有杨时感念师恩道不完珍重又坚定了信仰的眼神。  想到杨时与游酢立于程颐门外,霰雪纷飞,将二人塑成雪人却仍屹立不动,恳切真诚......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岁月长短、天地广狭皆取之于心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现代社会的特征,“快”应该是最好的答案了。交通,快。古时要以月甚至年来计算的路程,现在往往只需数小时便可到达。交流,快。书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电话、网络在近几年的发展就会让人惊叹信息交流的迅捷,过去实......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属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明代陈继儒撰。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天涯何处归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谈到元散曲,永远也避不开马致远。他的名字本身就给人无尽遐想:一匹瘦马远赴天涯,苍凉无奈之感顿生。人们惊羡他的才思,九个意象连用,连缀出一......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  《菜根谭》并不是一部系统性的、逻辑严密的学术著作,但洪应明却以平实的话语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进行了最经典的解读;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进行了最深入浅出的阐释,对佛家“入世出世”修行方式进行了最通俗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合集。“传习”二字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此书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其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即便不研究哲学,读一读智者之言会令人大为获益。翻开《传习录》......
[期刊论文] 作者:南枝云山, 来源:醒狮国学 年份:2014
悠然快哉读书事  同所有修身养性之经典一样,《小窗幽记》也少不了劝人读书。但规劝之语甚少,性情之感颇多。作者把一个淡泊名利、畅享闲适生活的文人在读书时那种自得其乐的可爱之态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禁心生艳羡之意,恨不得马上抄起书来,进入那个神圣而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