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焦斐,杨富民,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丁学智,褚敏,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4
采用PCR-SSCP技术,对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的PRKAG3基因第3、第9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牦牛PRKAG3基因在第3、第9内含子中均存在多态位点,2个位点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阎萍,冯瑞林,褚敏,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朱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将含有天祝白牦牛SRY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RY转入E. coli BL21(DE3)中,在通用条件下诱导表达;同时用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在不同温度、诱导时间和IP...
[期刊论文] 作者:吴晓云,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丁学智,褚敏,刘文,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04
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牛RHOQ基因cDNA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亚细胞定位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阎萍,姬国红,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褚, 来源:农业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4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clone Lfcin gene from Datong yak,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pplying this gene in feed industry and breeding industry. [Metho...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吴晓云,王宏博,张国模,拉环,包鹏甲,冯宇诚,王伟,阎萍,, 来源: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份:2017
选择6月龄和4周岁的无角牦牛进行屠宰性状测定,并以同年龄的有角牦牛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无角牦牛和当地有角牦牛的产肉性能,以期为今后无角牦牛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科学的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刘建,刘文博,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王宏博,褚敏, 来源:第十三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 年份:2012
  本研究将以青海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33份无角个体和32份有角个体血样。通过候选基因法,利用DNA测序和高分辨率溶解曲线SNP检测技术筛选与牦牛无角性状呈显著性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阎萍,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朱新书,褚敏,,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目的]克隆“大通牦牛”Lfcin基因,为将该基因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大通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阎萍,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朱新书,褚敏,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9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阎萍,厍睿,程胜利,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金帅,齐社宁,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褚敏,丁学智,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2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牦牛HORMAD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裴杰,褚敏,包鹏甲,扎西卓玛,骆正杰,武甫德,梁春年,丁学智, 来源: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份:2017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阎萍,刑成峰,裴杰,郭宪,包鹏甲,丁学智,褚敏,朱新,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共277头)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MSTN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邢成峰,阎萍,丁学智,裴杰,郭宪,包鹏甲,褚敏,朱新,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牦牛品种共398头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外显子7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存在2个等位基...
[期刊论文] 作者:金帅,齐社宁,阎萍,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裴杰,褚敏,丁学智,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12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牦牛HORMAD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阎萍,刑成峰,裴杰,郭宪,包鹏甲,丁学智,褚敏,朱新,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采用PCR-SSCP技术对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共277头)肌肉抑制素基因(MSTN)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MST...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丁学智,包鹏甲,郭宪,裴杰,王宏博,褚敏,刘文博,吴晓云,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3
设计特定引物对牦牛MSTN基因PCR分段扩增并克隆和测序,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拼接,获得牦牛MSTN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EU926670).该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CD...
[期刊论文] 作者:梁春年,邢成峰,阎萍,丁学智,裴杰,郭宪,包鹏甲,褚敏,朱新书,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采用PCR-SSCP技术对5个牦牛品种共398头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外显子7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LPL基因外显子7存在2个等位基...
[期刊论文] 作者:周学兰,吴晓云,梁春年,郭宪,丁学智,褚敏,王宏博,裴杰,包鹏甲,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周学兰,吴晓云,梁春年,郭宪,丁学智,褚敏,王宏博,裴杰,包鹏甲,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兴东,曹梦丽,郭韶珂,裴杰,包鹏甲,梁春年,阎萍,赵双全,郭宪, 来源: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份:2022
为了研究肃北牦牛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结构,对肃北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组装、注释。结果表明,肃北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324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s、2个rRNAs及1个控制区,碱基组成为A=5 501(33.70%),T=4 453(27.28%),G=2 158(13.22%),C=4 212(25.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