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3
文化研究在台湾意味着人文知识界重新介入变化了的社会文化现实的一次努力和尝试,是企图重新介入当代文化场域重获阐释现实能力的一种方式。借助“文化研究”,人文知识界有可能......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9
无论是作为一个批判性位置,还是作为一种批判方法与艺术表征符号,"南方"已成为当代台湾人文知识界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葛兰西的"南方问题"论构成了当代台湾"南方"论述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1
把阿多诺美学浪漫主义化在学界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由阿多诺与浪漫派美学之间的某些相似性造成的。本文辨析了二者在本质上的差异,认为把阿多诺看作“更本真的浪漫派”是对阿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6
在近期文论中,关于底层的讨论形成了一个主要论题,也产生了不少分歧。“底层能否自我表述”就是分歧之一。一些人认为底层即是“沉默的大多数”,缺乏自我表述的能力。这个观点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3
人们对身体感觉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极其久远的时代,据《说文》的解释,“美”从“羊”从“大”,其本义为“甘”。从“美”字的起源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是十分重视官能感受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3
"深度"是个十分常见的文学批评语词,人们对文学的思想深度、哲学深度、历史深度、人性深度、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等等说法耳熟能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3
“玩文学”是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说法。现在人们一般把这一语词的流行归功或归罪于“痞子作家”王朔。王朔在《一点正经没有》中很触目地亮出我们要“玩文学”的口号,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03
"人的文学"是贯穿20世纪中国文论的重要概念.今天,人们一般都把"人的文学"观念的建立看作中国文学从古代向现代转折的关键,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标志."人的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正】一、"保钓运动"与左翼思潮70年代初,左翼思潮开始复苏,复苏的契机就是1970年秋天的"保钓运动"。1970年,美、日两国就归还冲绳问题进行磋商,美国准备于1972年将钓鱼岛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8
对于台湾人文领域而言,2018是孕育着变化的一年。一方面延续了前几年的发展趋势和核心关注,思想的紧张、焦虑与冲突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人文领域正在集聚新的动能和新的关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5
问:您从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多年,可否请您谈谈您对马华文学的观感/看法。答:我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其实是很偶然的,与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有缘分。记得是在90年代初,马来西亚华文作......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4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文学范式又产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文论界曾经发明了一系列的概念描述这一历史变迁,诸如从"新时期文学"转向"后新时期",从"新崛起"到"后崛起",或者"人文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5
如果以人读博士作为专业研究的起始,那么舒劫的学术履历恰好满十年。这十年里,舒劫的专业研究兴趣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当代文学的范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价值认同叙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3
在"革命"与"改良"的斗争与论战中,20世纪美华文学史打开了第一页。从华侨华人的办报宣传共和或立宪到留美学生的新文学运动的酝酿,20世纪美华文学的开端就与中国的文学、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日趋多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刻的社会变迁之一。当价值观分化到一定程度,对多元价值观的整合就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整合多元价值观的目的,一是建立广泛而稳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社会学批评有过一段庸俗化的历史,这导致了许多人对社会学批评的厌弃.然而,只有把文学放在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构中进行社会学研究,才能真正摆脱文学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论到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论述,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关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意识形态制约着文学生产;另一方面,文学又以审...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讨论阿多诺与黑格尔的哲学关系,认为两者间有本质性差异。阿多诺哲学批判并否定了黑格尔的同一性思想,那种把阿多诺视为20世纪黑格尔主义伟大复兴支魂重要人物的看法,是对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在当代文学批评中,"失语"概念一般有四种用法:先锋小说的"失语症","失语的南方","女性失语症"和"当代文论失语"。"失语"一词更普遍地用于批评与反思当代文论的西方化倾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新,,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作者群是当代台湾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知识社群:他们的论述实践重构了“台湾研究”的问题意识。台社知识社群接合传统左翼、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马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