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利, 来源: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4
研究陶渊明的美学思想,应把陶放在魏晋的历史大环境中,着力研究他的诗文,从其作品的自然美、劳动美、意象,以及真善美的相互关系等视角对陶渊明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周芳芳, 于华, 高伟,, 来源: 年份:2004
1 道家思想道家之道取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尔后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在魏晋时期,王弼等又阐释了“三玄”,并以老学原理注解了《易经》。老庄等道家哲学和玄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磊,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以阮籍为首的竹林名士在魏晋之际开启了读庄的风潮,这既是那个时代险恶政治环境所致,更是东汉以降学术思想大势之所趋。但阮籍的庄学思想并未超出《庄子·齐物论》的范围,而...
[期刊论文] 作者:程方平,,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04
经过秦汉魏晋到唐代,即有专门的"书...
[学位论文] 作者:余思强,,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4
汉代边塞诗较为引人注目;魏晋两朝诗人也创作了许多显示战争祸害的诗作,引起世人的共鸣。到唐代,边塞诗迎来了其辉煌时期,...
[学位论文] 作者:任嘉欣,,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04
《耕织图》是指描绘农事耕作和桑蚕纺织的图像,最早在岩画、先秦器物、两汉画像砖石、魏晋墓室壁画中有出现。完整《耕织图》诞生于南宋绍兴年间,由於潜县(今属杭州临安)县令...
[学位论文] 作者:杨书琪,,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年份:2004
郭象《庄子注》是魏晋玄学的集大成之作,郭象在对《庄子》的注解中展开了他的“独化”理论体系,“独化”论否认了任何造物者的存在,事物的生成、变化不是由外因决定的,而是以...
[会议论文] 作者:韩毅,, 来源: 年份:2004
以往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多集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梁启超、汤用彤先生的研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由于受传统儒家思...
[期刊论文] 作者:丘新巧,, 来源:中国书法 年份:2004
楷书从汉末魏晋诞生以来,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复杂的审美传统。"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和"抒情性"(ly ricism)这对范畴,尤其能帮助我们辨认早期楷书史的审美嬗变状况。锺...
[会议论文] 作者:堀内淳一,, 来源: 年份:2004
一、绪论魏晋南北朝时代就是政治的分裂时代。同时,由于阻碍人的移动和物的流动,也可以说经济、文化的分裂时代。可是,南北朝之间不是完全没有交流,通过徙民、使节交换、...
[期刊论文] 作者:刘泱,,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04
后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人们对于"淡"美更加推崇,并使之内涵更为丰富。唐宋时期"淡"更是成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陶新华,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选举方面实行中正制度,国内外学者对此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几乎到了题无剩义的地步.但是我还有一点与以往颇为异样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雅清,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中国诗歌到元代呈现衰落的态势 ,“雅”与“俗”的分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领域 ,“大雅”和“小雅”比“国风”的影响大 ,西汉时雅诗得到推崇 ,从魏晋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朝芬,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美人'意象是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蕴涵极丰富的意象.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文'美人'意象中可以发现,自屈原以来文人们或用'美人'以自比...
[期刊论文] 作者:廖新玲,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4
在探求"油头粉面"词义产生的理据上,明确"油头粉面"在古代属于中性词语,至魏晋后化妆品以女用为主,而男使用化妆品则被视为轻浮,"油头粉面"一词由此具有贬义色彩....
[会议论文] 作者:衣若兰,, 来源: 年份:2004
杂传等传记体裁在魏晋南北朝开始大量涌现,而唐代古文...
[期刊论文] 作者:赵,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陶潜并非"浑身静穆",也有入世的雄心.儒道双修,将其融于一体,从而建构了陶潜的人生哲学.陶潜体现了魏晋风度.陶潜归隐田园,追求的是田园的清静、恬淡与心灵无限自由的相通.陶...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松,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魏晋玄学家扬弃两汉经学之束缚,转而关注于对于本体论的见解,都以“贵无”为主张。裴颇出于对儒家正统的维持,提出“自生而必体有”的崇有论进行驳斥,主张务实。...
[期刊论文] 作者:高峰,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2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立,北方军事上由于产马地域众多,以骑兵为主,北强南弱局面形成,东晋末刘裕利用车阵限制了北方骑兵的冲击力,取得了北伐的胜利....
[期刊论文] 作者:李媛, 来源: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演变进程中之“承”、“启”之时 ,“承”乃继于汉代音乐发展的累累硕果 ,而又有所完善与发展 ;“启”便是隋唐音乐之先声。从杂技、歌舞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