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路,, 来源: 年份:2006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大致说明哲学与宗教是不同的,但是有什么不同,如何不同,它却没有说明。仅从这个比喻出发,如...
[期刊论文] 作者:徐声扬,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其实,《形影神》诗是陶渊明哲学思想的一次自我阐发,比之《归去来兮辞》、《自...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才唤,,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7
在党中央重拳反腐、高压反腐的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提升,出现了明哲保身、为官不为的现象,表现在政商关系上,就是刻意疏远、推诿扯皮,从...
[期刊论文] 作者:杨泽远,, 来源:文存阅刊 年份:2017
在我们印象中,小狗是最有情义,不见利忘义,不明哲保身的。然而我们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中会萌生自私的念头,过分地保护自己。我们可以从巴金写的这篇小狗包弟感受到。文章中...
[期刊论文] 作者:黄鹤, 来源:王学研究 年份:2018
障碍良知者主要为私欲与习染二者,本文以前者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阳明哲学中私欲的定义、根源及...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文会,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20
在宏观层面,龙场悟道开拓了阳明内求本心的思想路径论;在中观层面,龙场悟道开辟了阳明心学的人性主体论;在微观层面,龙场悟道开启了阳明哲学的心学本体论。明代儒家士大夫践...
[期刊论文] 作者:吴增辉,,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出于明哲保身的需要,苏辙元丰时期以老子之道作为处世哲学,兼容儒释,初步呈现出三教合流的倾向。绍圣以后,苏辙贬谪日重,心意衰颓,其思想更由儒道趋向佛禅,儒释道在苏辙那里...
[期刊论文] 作者:任龙玥, 来源:小说月刊:综合 年份:2020
《雷雨》是曹禺先生著名的悲剧作品,后来由莫凡作曲同时又是剧本改编、张国勇执棒、查明哲执导,于2001年以音乐会的形式亮相,2006年被搬上歌剧舞台,在伦敦掀起中国歌剧的热潮...
[期刊论文] 作者:孙英陆(编著), 来源:新经济导刊 年份:2006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员工们虽然服从上司的命令与指示来工作,但是他们总以“不请假、不迟到、必尽全力”为工作原则,只图明哲保身,而...
[期刊论文] 作者:孟范昆,汪寿祥, 来源:求实 年份:2002
本文从哲学思维是领导决策正确制定的思想基础 ,是领导决策成功实施的思想保证两个方面阐明哲学思维对领导决策的重大指导作用 ,并提出了提高运用哲学思维指导领导决策能力的...
[期刊论文] 作者:顾加栋,,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道德上讲,医院应当以救死扶伤为最高职责,其“明哲保生”的做法欠妥。但在法律层面上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中,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96
中国人信奉的格言是“三思而后行”、“话到嘴边留三分”、“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明哲保身的古训,以...
[期刊论文] 作者:徐海波,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6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6年第10期《惩罚教育别缺位》一文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下校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即教师为明哲保身,常常回避惩罚教育。然而,表扬与惩罚正如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金融电子化 年份:2005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将在两个总部之间轮流“坐班”。...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凤翔,,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6
五代乱世,重武轻文的时代风气迫使士人或隐居山林,或避祸南迁;混世苟活、明哲保身的人生态度成为士人群体的主导理念,并使士人普遍带有轻薄浮躁、放纵不羁的习气,以致产生求名躁进...
[期刊论文] 作者:郭广宁, 来源:青年时代 年份:2014
“对‘中庸’一词含义的理解,本文权且本于以下:《国学知周》2011年1月刊登的欧阳祯人先生的《〈中庸〉的精神实质〉〉一文,对人们惯常地认为中庸是和稀泥、明哲保身的荒谬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傅泽,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0
早在1907年 ,他在《文化偏至论》中讲过 :“此所有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 ,权衡较量 ,去其偏颇 ,得其神明 ,施之国中...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求知 年份:2009
明哲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第一,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完善提名制度,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提名权,实行空缺职位...
[期刊论文] 作者:胡元,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1
在曾国藩的最后八年,他内心也纠结了八年,他曾经成功过,甚至成功到可以政变的地步,却又壮士断腕,明哲保身;他曾经退却过,甚至退却到可以放手的地步,却又宦海涅槃,备受重用;他...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斯珉,,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以此为理论视角来分析王阳明对于《大学》的诠释时我们可以发现,王阳明哲学与《大学》所共有的特点是内重于外,两者都力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