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 陆小左, 赵静,,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2018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基础,基于中医原理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列仪器及软件系统研发是中医证候辨识实现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医四诊仪器及中医健康管理软件...
[期刊论文] 作者:赵静, 刘明, 陆小左,,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7
脉象信息的定量描述是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必经之路,为此,各种脉象采集设备应运而生,脉象采集设备的研发大大推动了脉诊客观化进程,然而目前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
[会议论文]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 来源: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本文对近年来慢性病发病率大幅度升高,亚健康人员不断增加及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民健康问题已成为国家的沉重经济负担,科学的健康促进手段,可有效改变群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惠君,陆小左, 来源: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份:2011
四部经典是修习中医的必修课,但在中医国际化教学中是否开设中医经典课程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外国人缺乏必要的中国文化基础,经典课程对国外学生过难,无必要开设。笔者有幸受...
[期刊论文]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 来源:中医药管理杂志 年份:2008
文章从理论与临床实践两方面概述了中医药科学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对疾病的认识水平理念先进;中医药在社区基本医疗服务中发挥独特的功能;在病症的专科建设中,中医......
[期刊论文] 作者:宓余强, 陆小左,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4
1证型的规范化目前,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多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但存在临床辨证证型多、证型不规范等问题.吕文良等[1]查阅了部分1984年至2001年间公开发表的涉及慢性乙型肝炎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巧芬, 陆小左,,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有利于国际上的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陆小左,赵松雪,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司揣内外"一说见于,其中谈到"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昭昭之明不可蔽....
[期刊论文] 作者:韩力军,陆小左,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5
医学的进步,中医教育的深入发展,对中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临床技能、创新能力均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医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
[期刊论文] 作者:周霞继,陆小左, 来源: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4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当前疾病的表现日趋复杂,脏腑兼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为适应新形势下诊疗需要,近些年来,对脏腑兼证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秦彩红,陆小左, 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3
目的:观察运用传统中医刮痧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发热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采用刮痧、刺络、拔罐并配合中药(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等)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显效56例,有......
[期刊论文] 作者:谢月敏,陆小左,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6
中医药工程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新兴的一门边缘化的交叉学科,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机制和体系。其研究方向包...
[会议论文] 作者:于渐慧,陆小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四次“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 年份:2015
  本文对健康养生类电视栏目的传播现状做梳理,分析了目前其传播的广度、深度、媒体效应以及监控指导方式。...
[会议论文] 作者:宋伟庆,陆小左,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2013
使用TD-Ⅲ型智能脉象信息检测仪器进行收集分析临床数据,提供中医脉诊的量化指标,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脉象的改变进行观察.经统计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ress增...
[会议论文] 作者:曹宏梅;陆小左;,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2013学术年会暨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层论坛 年份:2013
YM-Ⅲ型中医舌象采集仪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研发,并获得医疗器械学科证的现代化中医诊疗仪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为了验证其诊断的一致性.采用30例病例,分别采集...
[会议论文] 作者:姜智浩,陆小左, 来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2012学术年会 年份:2012
舌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特色的一个方面。文章介绍了舌诊中舌象分类与文字描述,分析了舌象采集方法,对舌象研究进行总结,最后探讨了舌形与舌态的特征,对临床应用有......
[会议论文]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 来源: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舌诊报告单可为中医临床辨证、疾病诊断及教学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保存原始舌图片、语言描述舌象、舌图象的人工分析数据及舌图辨证分析意见。通过对舌诊信息全面综合记...
[会议论文] 作者:陆小左;伍喜良;, 来源:全国辨证论治研讨会 年份:2004
  SARS属于中医学中的温疫范畴,其具有特异病原,特定的传播途径,是一种强传染性疾病.迄今为止,有关SARS的中医学研究,尚处于学术争鸣之中,对SARS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尚...
[会议论文] 作者:胡广芹;陆小左;,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0
健康体检是中医可能发挥其优势的重要领域,利用现有的中医诊断学研究成果,进行中医健康体检。使西医临床监测的生命健康指征与中医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有机结合。为评估健康状况......
[会议论文] 作者:刘雪梅,陆小左,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 年份:2014
目的:探讨163例冠心病患者脉图量化指标与血脂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探索将脉图的量化指标作为冠心病疗效客观评价指标的可能性,并为发展无创的脉诊检测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