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5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立人,孟庆玉,谢水仙,杨华安,汪可宁,袁文焕,宋位中,杨家秀,李艳芳,杨世诚,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8
本文报道了1977年以来对洛夫林10、13等“洛类”品种有毒菌株的筛选、研究结果。继1983年发现条中28号后又陆续发现7个对“洛类”品种有较强致病力的条锈菌小种类型,可分为洛...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杨林,陈万权,谢水仙,张淑香,李开林,戴少华,史丽萍,刘克鼎,文震,陈定虎,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0
噻菌灵属咪唑类化合物,是优良的保鲜剂。根据国外报道,该药剂的杀菌谱及其效果与多菌灵相似。我们于1988年对此药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雪霉叶枯病和条锈病的田间试验,取得了...
[期刊论文] 作者:谢水仙,陈扬林,陈万权,汪可宁,丁心平,何孝林,蒲巨川,史万琦,欧钰,杜德明,,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8
1979—1985年在四川省阿坝州越夏区进行条锈病发生规律调查。该地区海拔2900米以上的晚熟小麦约2.5万亩,条锈病持续发生至9月下旬,为自生麦苗和部分早播秋苗提供菌源。自生麦...
[期刊论文] 作者:陈扬林,张淑香,杨立萍,王凤乐,谢水仙,柳红昕,胡箭卫,刘守俭,李煜昶,黄次幼,,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2
据室内测定结果,特谱唑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用灌土法施药的效果可与叶面喷雾法相比拟,但基本上是向上传导。此药具有很强的治疗和铲除作用,在病菌潜育期施药,可控制到不...
[期刊论文] 作者:谢水仙,陈万权,陈扬林,汪可宁,宋位中,刘守俭,杨发荣,杨世发,胡箭卫,董敬生,,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5
1986—1990年,根据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初步建立起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示范面积3333.3ha,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经...
[期刊论文] 作者:陈扬林,谢水仙,洪锡午,陈万权,汪可宁,丁心平,何孝林,蒲巨川,史万琦,欧钰,杜德明,,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88
研究表明,粉锈宁拌种,适期播种和翻耕灭茬是控制阿坝州越夏区秋季小麦条锈菌源的有效措施。拌种处理早播冬麦约占播种面积的20—30%,便可压低整个越夏区秋苗菌源数量,控制翌年...
[期刊论文] 作者:陈扬林,陈万权,谢水仙,张淑香,杨立萍,柳红昕,胡箭卫,阎卫东,赵枢,杨丽,皮有松,杨业广,,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2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粉锈宁喷雾防治小麦条锈病,每666.6m~28克用药量对各类型感病小麦品种的效应是有显著差异的,对慢锈品种和前期中感,但抽穗后有抗性的品种均可控制为害,...
[期刊论文] 作者:陈扬林,陈万权,谢水仙,汪可宁,张淑香,苏清实,吴承岱,胡兴启,何守元,海光学,李国灿,刘克鼎,徐运华,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1990
药剂处理种子控制小麦条锈病等气传病害流行,是一种新的施药方法。Line等(1984)报道,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效果可维持到抽穗期。陈扬林等(1982)报道,在秋苗菌...
[期刊论文] 作者:汪可宁,吴立人,孟庆玉,谢水仙,路端谊,袁文焕,于孝如,宋位中,刘守俭,王吉庆,杨家秀,黄光明,李艳芳,杨世诚,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6
本文报道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协作组1975—1984年鉴定的9254个标样的结果,对发现的条中21—28号等小种进行了广泛研究,反映了我国小麦条锈菌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品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