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同起,许正辉,杨晓光,胡子君,高晶,吴宁宁, 来源:第九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为实现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MPCF)的增强,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对两种不同结构特征的MPCF进行了不同时间的增密处理,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增强泡沫炭的结构进...
[会议论文] 作者:周星明,赵高文,许正辉,王俊山,邓景屹,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根据已制备的碳-高硅氧纤维增强C-SiC防热隔热一体化材料(简称C-HSF/C-SiC材料)结构,通过合理简化,建立了防热隔热一体化材料结构模型.该模型具有四个区域,即高密度C/C-SiC、致密C/C、变密度C/C和变密度HSF/C.以该材料结构模型和热传导理论为基础,采用FORTRAN语......
[会议论文] 作者:甄强,崔园园,余敬世,张中伟,王金明,许正辉,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8
碳/碳复合材料基体掺杂高温陶瓷相是提高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烧失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ZrO2基体掺杂的陶瓷-碳/碳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和烧失环境下材料的高温化学反应,并对制备和烧失后的陶瓷-碳/碳复合材料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玉东,朱惠光,孙文训,张志谦,王俊山,许正辉, 来源: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2000
针对细编穿刺 C/ C复合材料中单丝 /碳基体和纤维束 /碳基体不同层次界面结构特性 ,分别设计、建立了表征这两个层次界面结合性能的原位顶出仪 ,并将界面结合性能与 C/ C复合...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中伟,许正辉,王俊山,赵高文,周星明,宋永忠,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8
采用SEM、TEM、HRTEM等手段对难熔金属碳化物(MC/C)体系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MC对碳的微观结构、石墨微晶尺寸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MC对碳具有催化石墨化和诱导石墨化...
[会议论文] 作者:李秀涛,许正辉,冯志海,王俊山,史景利,刘朗, 来源:第七届海峡两岸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采用热压法制备ZrB2掺杂石墨复合材料,利用等离子体烧蚀考察材料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线烧蚀速率,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物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和相...
[会议论文] 作者:黄玉东,孙文川,张志谦,朱惠光,王俊山,许正辉, 来源:第十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1998
针对细编穿刺C/C复合材料中单丝/碳基体界面和纤维束丝/碳基体不同层次界面的结构特征,分别设计、建立了表征这两类界面结合性能原位顶出仪,交将界面结合性能与C/C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地进行了比较。利用该原位技术。研究了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C/C复合材料这两层次界面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 李仲平, 敖明, 许正辉, 刘朗, 胡子君, 彭维,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5
详细分析和比较了3D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的试样在三种烧蚀条件下的烧蚀结果、微观结构及形貌.SEM观察结果显示,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优先烧蚀现象对纯炭/炭试...
[会议论文] 作者:王俊山[1]李仲平[2]许正辉[2]张中伟[2]刘朗[3], 来源:第五届先进功能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暨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利用织物混编难熔金属丝和浸渍含难熔金属化合物酚醛树脂两种方法,并结合常用的沥青浸渍/炭化工艺制备了含WC、TaC、ZrC、HfC的C/C复合材料,分析了难熔金属组分在工艺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李仲平,敖明,许正辉,刘朗,胡子君,彭维周,,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6
利用SEM和TEM考察了3D C/C复合材料在电弧加热器上烧蚀后的材料表层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发现炭纤维和基体炭中的石墨微晶经过烧蚀后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距烧蚀表面几个纳米...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李仲平,敖明,许正辉,刘朗,胡子君,彭维周,,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6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C/C)和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炭/炭复合材料(C/C+MC)的微观结构对比分析,研究了二者在电弧加热器上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难熔金属化合物(MC)在烧蚀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孙超,张博,杨晓光,许正辉,宋怀河,花双平,陈晓红,,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12
以萘为基体碳源,Lewis酸为催化剂,通过对芳烃小分子的催化缩聚建立了一种新型原位聚合C/C复合材料的增密方法。分别对两种不同密度的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预制体进行致密化...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李仲平,敖明,许正辉,刘朗,胡子君,彭维周,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6
利用SEM和TEM考察了3D C/C复合材料在电弧加热器上烧蚀后的材料表层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发现炭纤维和基体炭中的石墨微晶经过烧蚀后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距烧蚀表面几个纳米...
[期刊论文] 作者:刘宇峰,张中伟,许正辉,王金明,伍保峰,杨强,王雅雷, 来源:宇航学报 年份:2020
针对空间高稳定结构在极端环境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需求,提出一种新型高稳定、高承载的轻质碳/碳(C/C)蜂窝夹层结构方案。碳/碳蜂窝夹层结构由化学气相渗透(CVI)致密化获得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松生满,宋月奎,白永庆,郝婷芳,童应萍,许正辉,,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青杂2号是青海省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通过设立密度,施肥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青杂2号油菜每株角果数、......
[期刊论文] 作者:钟洪彬,李美栓,周延春,王俊山,许正辉,张中伟,房学良,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年份:2009
从热力学角度出发,采用工程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出了在涉及超高温(2073K以上)范围的宽温域内一些典型过渡金属碳(硼)化物与氧反应的△G^0,以及相应的平衡氧分压;在此基础上绘制了25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许正辉,石晓斌,钟建新,王桃根,赵高文,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2001
研究了传统沥青浸渍、常压碳化工艺中影响沥青致密化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碳化压力、织物结构、材料尺寸、材料密度、碳化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对致密化效果都有影响.通过改进工...
[期刊论文] 作者:王俊山,李仲平,敖明,许正辉,刘朗,胡子君,彭维周, 来源:新型炭材料 年份:2005
详细分析和比较了3D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的试样在三种烧蚀条件下的烧蚀结果、微观结构及形貌。SEM观察结果显示,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优先烧蚀现象对纯炭/炭试...
[会议论文] 作者:侯亮亮;刘立海;周星明;李新涛;许正辉;赵高文;, 来源:第十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本研究通过对M40高模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利用SEM获取了M40高模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拉伸断口形貌,用XRD表征方法分析了M40高模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
[会议论文] 作者:李秀涛[1]许正辉[1]王俊山[1]刘朗[2]史景利[2], 来源: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采用热压法制备ZrB2/C复合材料,利用等离子体烧蚀考察材料的质量烧蚀速率和线烧蚀速率,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物相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和相同工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