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阿越,,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17
经典指数:★★★阅读难度:★★推荐指数:★★★★作者:许倬云原书节选历史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历史只是ー个变的总和。在这个变的总和里,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每ー个都在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17
经典指数:★★★rn阅读难度:★★rn推荐指数:★★★★rn作者:许倬云rn◆原书节选◆rn历史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历史只是一个变的总和.在这个变的总和里,有许许多多的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马雁,, 来源:企业文化 年份:2010
用一种恢弘的气势压倒对方,这是艺术的秘密,也是文化的秘密许倬云先生有著作题为《从历史看组织》,主要意思是所有的政府都是个大企业,经营得不好的,就会垮台。经营得好不好...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心想, 来源:书屋 年份:2017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台湾“中研院”院士,著名的历史学家,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美国、台湾和香港等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许倬云(以下简称许):首先,大家的称赞不敢当,我只是尽了一个学人的本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3
许倬云说历史:  台湾四百年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浙江人民 ...
[期刊论文] 作者:赵永怡,, 来源:文存阅刊 年份:2017
香港中文大学为表彰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校友的崇高成就成立“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以推动中外历史文化,介绍学术新知.中大每年邀一位世界级历史学家前来,举行至少两场讲座,...
[期刊论文] 作者:张森,,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11
许倬云总结:中国自19世纪以降至今,已经历了托古改制,坚持中国文化本位,学习西方武器及生产工具,民间宗教,革命行动,坚持社会主义立场,教育、学术以推动西化,经济发展与...
[期刊论文] 作者:禾刀, 来源:江淮法治 年份:2013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一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
[期刊论文] 作者:马国川,,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4月定价:38.00元该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当代10位最...
[期刊论文] 作者:叶康宁,,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在《历史分光镜》中,许倬云说,历史“最不可预测的部分,最没有一定规范可以约束的部分,正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在研究书画消费时,人的因素同样不容小觑。唐志契在《绘事微言...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天宝,,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16
一、史地结合的重要性美国学者许倬云认为:"地理环境不仅能决定古文明的发展方向,也影响后期文明的发展。"[1]历史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孕育,地理环境的变迁也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华文,, 来源:环境经济 年份:2004
近期读许倬云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感受到作者独辟蹊径考察普通人所思所想,重新审视中国文化中百姓的精神向度。书中认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医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今日科技 年份:2013
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该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当代10位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学者的采访对谈整...
[会议论文] 作者:陈孔立,, 来源: 年份:2013
美国匹兹堡大学许倬云教授所著《台湾四百年》,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连同他过去所著的《从历史看时代转移》(2000年)和《万古江河》(2005年)中有关台湾史的部分,可...
[期刊论文] 作者:黄燕强, 来源:学生学习报 年份:2020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看了好几遍许知远采访许倬云先生的那段谈话(2019年4月采访,录于《十三邀》第四季第8期)。...年近90岁的许倬云先生谈到,现在的知识分子是网络知識分子,是检索机器,不会思考,因为答案太现成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失败的,培养不出思想者。那么如何做到?...
[期刊论文] 作者:吴彬,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2
许倬云先生在本书中提到过两本书,其一是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其二是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这两本书虽然只在本书的后面才出现,但事实上它们让许先生对自己的这部著作有了内核和轴心,那就是对于大国兴衰的经验看法进行提炼和浓缩...《大国霸业的兴废》其实就是以中国为主线所进行的思考,许倬云先生其实就...
[报纸论文] 作者:许纪霖,, 来源: 年份:
在新书《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许倬云从小传统进入,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不自觉的人格心态之中,发掘文化的本相。他对此有精妙的解释:“从开天辟地以至于到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
[期刊论文] 作者:秦子,陆青,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11
2006年,王军和著名学者许倬云对话时,曾谈到...
[期刊论文] 作者:史延廷,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8
创刊号上刊登了杜子胜先生题为《历史的再生》的代发刊词,以及余英时先生的《谈历史知识及其普及化的问题》、许倬云先生的《什...
[期刊论文] 作者:林浦,, 来源:珠江经济 年份:2000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讲过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李广与程不识均为中国汉朝初期的著名将领,当时两人齐名,前者是今河北省的太守,后者是今山西省的太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