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欣,卢海宏,薄万举,,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2020
地震信息系统在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地震行业尚未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价体系,且相关研究开展较少。为了更好地识别安全风险,提高地震信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作者利用可拓方法建立信息系统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谢觉民,杨炳顺,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94
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形变资料预报大陆地震的基本模式:①用大面积形变资料进行地震背景的研究,确定地震危险区,并综合各种手段对危险区震情的发展进行监测;②在重点监视区内布设形变......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徐树心,池顺良,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
本文给出了处理钻孔应变仪原始记录资料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包括3个主要步骤:第一个步骤给出了非线性格值改正的方法,使数据得到充分利用;第二个步骤给出了分频段提取信息的方法,有效地剔除了高、低频段的噪声;第三个步骤在固体潮频段内进行了气压相关分析,有效地排除......
[期刊论文] 作者:董运洪,李辉,薄万举,,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2006
讨论了流动重力的一般概念,分析和研究了流动重力(相对重力)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实例表明,实际发生地震的情况和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走向对应较好。指出,用此方法可能给出地震趋势的预测。......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徐树心,池顺良, 来源:地震 年份:1993
本文介绍河北省滦县地震台两台YRY-2型钻孔应变仪的固体潮观测试验情况。对两口井的观测资料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多次调和分析计算。对不同方向的线应变及差应变观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应变观测资料中含有较强的长趋势低频噪声和高频噪声,并......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良迁,薄万举,杨国华,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1
在GIS平台上,以1951~1990年中国大陆垂直形变速度图为基础求出的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其变化情况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地壳的垂直剪应变及相应的剪应力的大小.东部的华北块体垂直...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若柏,谢觉民,薄万举,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0
新世纪内 ,在空间测地技术发展的同时、在现代地壳形变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中 ,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自动激光测量方法 ( EDM)将是常规的跨断层定点地壳形变监测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日本学者在 2 0世纪 9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中距离EDM观测......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周硕愚,王彦, 来源:四川地震 年份:1995
本文提出了四点组斜牵异常信息标准化法及其二次应用,并给出了实例的具体计算和分析结果,对其物理意义进行了探索性的解释,最后提出了广义相空间位移、广义速率、广义加速率和广......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郭良迁,谢觉民,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7
首次对苏鲁皖三省跨断层流动水准测量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给出了去掉长趋势项的有异常活动的全部观测值曲线。结合地质构造,对其异常活动性质进行了逐一的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以......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谢觉民,熊阜成,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6
在对常用的跨断层形变资料处理方法和震情预测效果进行系统论述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畸形参数附带卓越周期拟合法,并以燕家台垂直基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对剔除干扰、提取形变异......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谢觉民,郭良迁, 来源:地震 年份:1998
八宝山断裂带上布设有7处形变跨断层台点,多年来,这些台点形变资料所显示的断层活动性质差异很大,有的互相矛盾。近几年又出现了大的量级变化,是构造活动的加强还是局部环境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谢觉民,赵万富, 来源:华南地震 年份:
在对形变科研成果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形变监测方法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对其效能作了肯定性评价。总结了这一研究领域20余年的得失和教训,并结合当前的体制和管理现状,改革开放对地震科研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本学科生存环境,增强其效益的建议。从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张祖胜,郭良迁,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3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长的地形变前兆异常.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异...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良迁,薄万举,胡新康,,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根据1995--1999年、1999--2004年和2004--2009年天津地区GPS站点观测资料,分不同地块计算了主应变率和断裂带的差异应变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天津地区应变场和断层应变。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薄万举,罗三明,王彦,杨国华, 来源:山西地震 年份: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大面积形变与断层活动之间的关系,对首都圈1988~1989年复测的长水准资料中跨过明显活动断裂的测线单独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的流动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对比,证明八宝山等北东向断裂带的中段和南段活动较为强烈,而北段相对活动较弱,结合大面积水准平差......
[期刊论文] 作者:张风霜,薄万举,陈聚忠,宋雯,,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2010
利用1985~2008年天津地面沉降监测资料,以水准监测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时间沉降的变化动态基础上,采用分段权函数线性模型提取沉降信息并进行外推预测,展示了天津滨海新...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良迁,占伟,杨国华,薄万举,,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根据山西GPS局域网观测资料计算的应变位移场和主应变率结果,研究山西断陷带内各个盆地的小尺度形变和应变,以及山西断陷带的整体变化。同时利用网络工程区域网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在鄂尔多斯块体和太行山块体相互作用下,山西断陷带上产生的差异活动和应变率,这是......
[期刊论文] 作者:郭良迁,薄万举,杨国华,郭赫,,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1
根据华北地区GPS观测数据计算了华北活动块体的运动速度和应变率,以及块体边界带的活动速率和应变率,研究了华北块体的运动和应变率特征,以及边界断裂带的应力作用特征。形变...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三明,薄万举,黄曲红,王西宁,,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2
直接从条件方程或误差方程系数阵入手,利用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对系数阵进行三角分解,实现最小二乘求解,导出了基于修正的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求解系数阵广义逆的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给出了通过广义逆表示的未知数解向量及其协因数阵的数学表达式。......
[会议论文] 作者:薄万举,郭良迁,杨国华,杜雪松, 来源:邢台地震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GPS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研究在我国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只限于引进少量设备进行试验、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和研究。随着GPS观测精度的提高和硬件成本的不断降低,到90年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