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1
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关的学说,把“道”从物之外移入物之内,建构了他适性为美、全性为美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美本质论上,他主张“自适其适”,认为美在生命体本性的张扬,实开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实践美学的元范畴是"实践"。"实践"是与人的"劳动"紧密相关、甚至二位一体的概念,而"劳动"曾被界说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实践"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并反映"社会关系"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用事”,又叫“用典”。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文心雕龙·事类》)据此可知,用事(用典),是引用古事、古语含蓄地表达自己...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本文首次系统整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源论,并对其实质提出了新的见解。...
[会议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中国美学六十周年”全国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它们表现为美学观念与美学史著述的脱节甚至矛盾,具象描述淹没理论思辨,缺少足够的哲学深度,大...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4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目前积累了不少成果。它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梳理及分析提炼,成就有目共睹,缺憾也不容回避。需进一步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什么是"封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封...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4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玄学理论主要通过注释体现出来.本文从他的注释中揭示其在美学方面的造诣.王弼的美学直接老子,会通儒道,兼容有无,对本体的大美、全美及其表...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5
"崇高"是一种重要的美的范畴。与中国美学较少直接论述"崇高"美不同,从朗吉弩斯、艾迪生、荷迦兹、博克、温克尔曼、康德,到席勒、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尼采、利奥塔,西...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中央政府的执政理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依据。它包含着对中国古代"人本"思想资源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涵义,它要求在...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西方传统美学理论对嗅觉美持否定态度,然而,以怡人的芳香为美的审美经验却大量存在于东西方人的审美实践中,并在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印度佛经相关理论及西方当代美学理论中得...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5
五代两宋以来,词学理论多视词为"诗余""小道"。明代词作,不出花前樽下的小词范围。清代词风为之一变,以道德为承当,以沉雄阔大为气象,各家各派均表现出抬高词体地位的"尊体"...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9
从1915年到1927年'五四'前后这段时期,是中国现代文艺学科宣告诞生的阶段。本文以黄忏华的《美术概论》、徐庆誉的《美的哲学》、徐蔚南的《艺术哲学》以及刘永济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11
中国古代美学精神主要是一个由以"味"为美、以"心"为美、以"道"为美、以"文"为美构成的复合互补系统。以之来考察中国美学历史演变轨迹及其不同时代特征,可发现先秦两汉是中...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7
本文从古代文论中的“真幻”关系说入手,结合具体实例,系统总结、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与西方文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懂得自觉地运用想象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周礼》是系统叙述国家机构设置、职官分工的法规总集。在职官结构、功能的描述中,它穿插着许多人文思想的表述。一方面,《周礼》的六官设置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路,“春官”......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5
百岁老人徐中玉先生是当代中国学人的杰出代表。本文以六卷本《徐中玉文集》为主要依据,按历时与共时的方法,从百年社会风云的变幻入手,分析、概述了徐中玉先生的学术生平、...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以"审美活动"为基础、"美在意象"为标志的"意象美学"学说是叶朗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初露端倪、20世纪90年代的《现代美学体系》中加以发展、在新世纪出版的《...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中国古代"民主"的本义是"民之主"。它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劣根性,主张由英明的执政者代民作主,为君主专制的产生提供了依据,这是它最受诟病的地方;同时它要求充当"民主"的君主像...
[期刊论文] 作者:祁志祥,,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政治学中的"民生"观和"民心"观,总结了保障民生、倾听民意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方针,挖掘了邓小平的富民政策和思想解放主张与中国古代"民生""民心"思...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