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温敏,冯前,胥志文,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季希明,田恩平,关晓春,冯前,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0
1 前 言“植物动力 2 0 0 3” (下称“2 0 0 3”)是德国几代科学家经过 6 0多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一种液体肥料。它集植物营养、生理调节、土壤调理三大功能于一身 ,是当今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温敏,李庭忠,马国忠,郭霞,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2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和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分析,对宁南山区膜侧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拔节期和返青期的增产效果和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温敏,辛琪,刘东海,王永成,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04
统一设计多点布置的试验结果表明,高播量(247.5kg/hm2)小麦垄盖膜际条播栽培比常规露地条播栽培平均增产1058kg/hm2,增幅41.89%,增加经济纯收益1121.82元/hm2;比覆膜穴播栽培平均增产777kg/hm2,增幅23.09%。相对露地条播栽培,垄盖膜际条播小......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韩怀敏,李茂海,王治民,王炳贵,, 来源:宁夏农业科技 年份:1984
冬小麦是固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约37.1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15.8%,年产0.25亿斤,占总产的12%。彭朔、王洼地区播种面积最大,占粮食总播面积的51~60%。全县三十...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高应升,王全科,刘秉义,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改小麦套种玉米的传统窄幅模式为中、宽幅模式,在玉米株高与小麦株高持平前,小麦带光照略增强,玉米带光温环境显著改善,平均透光率增加11.0%~11.5%,叶温提高0.......
[会议论文] 作者:杜守宇[1]杜伟[1]李生保[2]黄玉库[3], 来源:宁夏农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居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我国黄土高原138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包括泾源、隆德、西吉、彭阳、原州区......
[会议论文] 作者:杜守宇,马金虎,杜伟,杨发,高国强,李如意, 来源:中国农学会 年份:2007
设施立体农业是指在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下,根据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改变了的时、空、光、热、水、土、气等资源潜力,运用立体农业的理论及现代科学技术,把立体种植、养殖、食用菌生产、沼气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多物种共......
[期刊论文] 作者:黄敬芳,柳伟祥,王永宏,杜守宇,梁国铭,,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0
夏播小麦(简称夏麦)是指在夏季播种,秋季收获的新型小麦栽培方式。1989年我们在固原县进行了夏播小麦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夏播小麦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温敏,冯前,胥志文,王占山,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1998
依据田间试验提供的参数,对小麦套种玉米的7种不同组合模式,在进行产量性状、经济效益、能效益和水效益比较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综合效益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价。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刘雪芹,司马兰兰,马步朝,辛少仙, 来源:宁夏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0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通过田间试验 ,分析了旱地冬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经济收益等目标性状与播期、密度、农家肥施用量、施氮量、施磷量等栽培因素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虎,李海洋,杜守宇,王正海,杨发,刘春光,张耀奎,,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11
为了探明秋覆膜条件下马铃薯的水分亏缺补偿效应,2009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布点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补灌相同水量,以块茎形成期补灌的增产效果和水分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田恩平,温敏,王凌,魏固宁,牛勇霞,倪秀容,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2
根据生育特点、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的规律 ,就膜侧小麦应用壮丰安的调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壮丰安拌种能有效控制苗期叶片生长 ,明显促进分蘖的形成和根系的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虎,马步朝,杜守宇,陈世敏,杨发,刘春光,刘莹,王凤麟,,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11
田间试验证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水分效应、温度效应、经济效应显著。6种不同覆膜方式中,以秋季全膜双垄覆盖的效益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盖次之。玉米播种期0~20cm土壤含水量,...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虎,李海洋,杜守宇,王正海,杨发,刘春光,张耀奎,马文娜,,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11
田间试验证实:旱地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中,秋季全膜双垄覆膜方式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膜次之。马铃薯播种至块茎膨大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虎,马步朝,杜守宇,陈世敏,杨发,刘春光,刘莹,王凤麟,,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11
经田间试验:覆膜时期由4月中旬提前至3月上中旬,可使播种时土壤水分提高1.2~3.3个百分点,出苗率提高3.7%~7.5%,增产12.3%~17.9%。以3月5日覆膜土壤水分、出苗率、增产幅度最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马自清,高新华,吴建龙,黄治国,安云,王亚军,侯晓宁,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03
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以灌底墒水、冬水、返青水、拔节水、抽穗水和灌浆水6水产量最高,其单株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最为协调....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守宇,马自清,黄治国,安云,高新华,吴建龙,吴春铃,王亚军,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03
通过试验表明,冬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间灌水以4月21日以前效果好,其单株性状及产量要素表现好,增产明显....
[会议论文] 作者:杜守宇[1]马金虎[1]杜伟[1]杨发[1]高国强[2]李如意[3], 来源:全国立体农业、庭院经济与乡村循环经济研讨会 年份:2007
  设施立体农业是指在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下,根据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特性,充分利用改变了的时、空、光、热、水、土、气等资源潜力,运用立体......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虎,杜守宇,李海阳,杨晓忠,杨发,田恩平,王正海,王永成, 来源: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2007
秋覆膜技术是秋季覆膜春季播种技术的简称,即在当年的秋季或冬前雨后,土壤含水量最高时,抢墒覆膜,第二年春季再种植作物的一项抗旱节水技术。秋覆膜技术以秋雨春用,春墒秋保为目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