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在中国,人们对重金属音乐始终存在着深刻的误解2005年,第一部对金属乐进行社会学拷问的电影《重金属之旅》,由加拿大人Sam Dunn拍竣。当年,这部非专业电影人拍摄的铁血纪录片...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现在,在中国,他们是边缘的“主流”作曲家因电影界有“第五代”导演的说法在先,同时代的刘索拉的同学们常被对应地称为“第五代”作曲家的典型代表。今天,第五代”的中国导演...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人们惊讶于那个《吉祥三宝》中的小女孩英格玛拥有如此纯净的声音。可是,不管用什么样的理由去听英格玛,都请抓紧。总有一天,我们会彻底失去小英格玛People are amazed at...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虽然唱着“飘来飘去”,但对罗大佑来说,“找自己”的路一直很清晰人们爱把罗大佑说成是一个时代。几十年了,每有重大的公共事件出现,他总会发出声音。有的时候人们觉得他聒噪...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从《一无所有》,崔健开始了,中国摇滚开始了,原创的流行音乐开始了, 它的背景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开始了 1986年5月9日晚,北京工人体育馆, 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现场...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通过关注“第五代”音乐家,去关注更年轻的作曲家和中国现代音乐10月12日音乐会上的表演者——德国现代室内乐团,是专门演奏在世的各国作曲家作品的乐团。而在中国,不要说没...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7
“唱诗班”给了诗人和歌者一个再次拥抱的机会    1974年,当罗大佑的一段美妙乐曲遇到徐志摩译自英国诗人罗赛蒂的诗作《歌》,诞生了罗大佑生平第一首发表作品《歌》。1999年,万晓利遇到诗人顾城的《墓床》,在他脑海里,此前在某个沉郁天气里信手写下的那段无主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超女张美娜,比赛中翻唱“中国摇滚的经典之一”的《钟鼓楼》,差点导致一场中国乐迷为“保卫摇滚”的口水战Superwoman Zhang Meina, the game cover “one of the classic...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上海的摇滚乐队从去年起突然增加了许多。如今在上海的地下,有这样一群低吟或嚎叫着的人们,他们以反上海的姿态,唱着最上海的歌,并孕育着海派文化未来的可能Shanghai’s ro...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在这个不安的时代中,我们的诗人哑言了,是城市民谣,唱出了社会巨变中小人物的承担。而开始蓬勃的城市民谣,正来到商业的前沿In this uneasy era, our poet obeys the words...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流行音乐上的西风东渐,已成决堤之势,黄《沧海一声笑》的醇古时代早不复现。而以周杰伦为核心的R&B式的中国风,看起来是目前惟一有力的绝地反击East wind pop on the west,...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发现 年份:2005
以牺牲节假日和个人休息时问为代价,没日没夜地干活儿——如今,昔日人们脑海中劳动模范的社会形象正在大规模地移植到城市中的常人身上。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大超出了常规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在绝大多数的浪漫秀中,看不到明显的功利因素,都是 想到就去做,而且不求回报。那么,人们耗费大量心力和金 钱作浪漫秀到底是为了什么In the vast majority of romance show...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8小时之外,我的手机里不断有人讲工作的事情,我的笔记本让我把工作随时展开,我的咖啡把我的神经刺激得高度亢奋。这是一个高度紧张的时代,我被工作俘虏和驱使Eight hours l...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7
对于高智商者,一方面,生活似乎比一般人容易;一方面,生活似乎又比一般人艰难。从长远看心理幸福和事业成就并无优势可言  林紫心理机构北京  中心主任咨询师  前些日子,心理业界被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激惹了,围绕着该不该在电视上给薛之谦做心理治疗,展开了关于咨......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我这么拼死拼活地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对这个问题,“过劳模”一定要有明确的答案 “What is the reason why I work so desperately?” "There must be a clear answer...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爱上一个人,该怎么办?目前全球最通 行的做法无非是亲口告诉对方三个字:我爱 你。有的学生能用30种语言说这三个字。有 的国家,这三个字已经说了千百年。但是对 于中国人来说...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重新觉醒是因为曾经丧失;家谱传统在中国被非理性斩断后,很难重新接续当年的美好Re-awakening is due to the loss; once the pedigree tradition was severed in China ir...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孤独的成长经历势必给这些孩子留下这样那样的痕迹,除了教育 上的问题,留守孩子在安全、生活、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会遭 遇到更多的困难和考验The lonely growth exper...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2003年,梁传岷第一次来到南昌世侄梁洪生的家。4月的天气,梁传岷还穿着棉衣。为了修谱他已经走了一冬,身上卸下的由湖北匕、湖南、广东等省宗亲赠送的谱牒资料,足有40斤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