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1994
继“外国法律文库”之后,我国法学界的一批青年学者又推出了一套翻译丛书:“当代法学名著译丛”。这套侧重法社会学与法理学的丛书的出版不仅使中国读者可以读到一批近二十年...
[报纸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 年份:2004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加强,中国法院受理的案件规模年均以两位数增长,颇有诉讼爆炸之势,导致法官人均办案件数急剧攀升且居高不下,这也是司法当局积极采用互......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数学之友 年份:2014
数学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很多中学生感到头痛的学科.而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动力,它是渴望获得数学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活动.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IT经理世界 年份:2003
互不相干的人与人之间,平均只有5.5次衔接或转折的间隔。Inter-related people, on average, only 5.5 convergence or transition interval....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4
如果说9·11事件揭示了全球化引起的国际秩序危机,那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的4·16枪击案就是对忽视责任和制度条件的那种自由至上论,敲了一记警钟。...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现代法学 年份:2006
邓正来教授的连载长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2005年舆论的热点话题,在较大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也许它会成为一道分界线,标志着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重心开始转移:从自在到自......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本文认为新文科的发展必须突破既有学科的樊篱,推动文理交叉融合、协同研究,并创建新的研究领域。因此,来自不同学院和学科的研究者为攻克重大问题而在一个多元框架下聚集、...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交大法学 年份:2017
本文以日本战后法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为线索,考察和分析了对宪法实施监督的不同观点以及各种制度设计方案。从集中型违宪审查的奥地利模式和德国模式,到非集中型违宪审查的美国...
[报纸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 年份:2004
令人欣喜的是,在顶层设计和顶层推动之下,从2012年底开始交通管理制度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大规模的整顿交通秩序的举措相继出台,史上最严交通规则从2013年元旦起生效,从此可见...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0
转型期的中国司法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呈现的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但司法改革的路径则应是去政治化。从现在中国的实际来看,解决公众意见与职业主义司法之间的隔阂其路径就是新程...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法学理论界濒临着严重的衰退,应当对权力的赤裸行使产生的法律秩序的正当性危机有所关注。解决这种软实力匮乏形成的危机,就要有充分权威的法律。当下中国更有必要发展拉...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交大法学 年份:2013
目次一、问题状况与顶层设计的思路二、从经济形势看法制改革的若干切入点三、作为法治方式的另类"三审制"(一)自下而上的"预算议会"化(二)行政问责与"大审计"模式(三)通...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3
在考虑法制建设时,中国的法律家更侧重于强调令行禁止、正名定分的实体合法性方面,而对在现代政治和法律系统中理应占据枢纽位置的法律程序问题则缺乏关注和理解。本文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年份: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区别"良法"与劣法、恶法的背景是,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科学性)和人民意愿(民主性),甚至被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所绑架,构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比较法研究 年份:1993
夫听讼者,或从其情,或从其辞。辞不可从,必断以情。其大法也三焉,治必以宽,宽之之术归于察,察之之术归于义。...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政法论丛 年份:2016
要致力考察当今中国的风险沟通与问责;以雷洋事件和万科事件为线索,聚焦基层官僚机构推卸责任的行为方式和专家系统的解构现象,深入分析、阐述决定者与受决定影响者之间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02
在推崇人治的文化氛围里推行法治的制度创新,这样的宪政实践本身就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作者认为,不能拘泥于“目的-手段”这样简单的功利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公式,也不主张...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本文借助于理想型(Idealtypus)和比较法社会学的方法,对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法律职业的地位和功能进行了实证的和理论的分析,从中归纳出像日本这样一个非西方社会建立法治新秩序...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季卫东,,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3
本文以现阶段中国达成的关于树立法制权威的基本政治共识为出发点,主要从传统、理由论证以及调整问题的解决这三个层面分析了权威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条件,概括出以权威制约权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