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4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顺章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Shepard指出用少量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许多鼠株的足垫后产生麻风杆菌有规律的局限性繁殖。新近研究证明,在接种大量麻风杆菌24小时后只能回收接种菌的30%。为阐明所接种的细菌的去向,作者用新收获的或在4℃贮存了数周的麻风杆菌、海鱼分枝杆菌和放射性硫化锝99......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在新几内亚的麻风高度流行的两个毗邻的沿海村庄中,对家庭内有瘤型麻风患者的健康儿童(5~18岁)20名作了几项细胞免疫试验的研究。家庭已被鉴定为无麻风患者的20名年龄和性别相配对的健康儿童选作为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屏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通过应用反应停(Thalidomide)治疗由迟发超敏机转所引起的实验性自身免疫病的观察,进一步探讨反应停是否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屏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作者的研究主要是检测麻风病人血清中的冷淋巴细胞毒素(Cold lymphocytotoxins),并探讨其与各型麻风的关系.受检的麻风病例共59例;瘤型(LL)34例、界线类偏瘤型(BL)10例、中间界线类(BB)4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8例、结核样型(TT)3例;健康对照者40名.......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从麻风菌素和结核菌素阳性的正常人的外周血分离而得的活淋巴细胞输注给4例瘤型和1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每月一次,每次400万个活淋巴细胞共3次。其中3例瘤型患者患有麻风结节性红斑(ENL),另2例即使用1毫克氨苯砜亦出现严重的反应,故输注前均无抗麻风药物治疗。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德屏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鉴于麻风的分类及“光谱”表现与细胞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已有过一些研究,但作者为了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采用了几种抗原进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与结核杆菌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麻风菌素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研究了6例未经治疗的瘤型患者、10例未经治疗的结核样型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其中6人麻风菌素皮肤试验为阳性,即正常阳性对照者;余4人为阴性,即正常阴性对照者)的周围血白细胞在全蛋白麻风菌素存在时、于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正常人的、结核样型的、瘤型的血清或不......
[期刊论文] 作者:吕燮余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氨苯砜是治疗麻风有效而安全的药物.但由于疗程长,要作到规则治疗颇不容易.近年来用延效二乙酰氨苯砜(DADDS)作肌内注射,作用可延长到70余天.但是延效时间仍嫌不够长.已证实一些药物如激素、维生素、抗菌素等通过硅橡胶可缓慢长期地释放以延长疗效,并已用于临床......
[期刊论文] 作者:玉荷英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由于麻风病人的鼻部分泌物和开放性结核病人的痰在排泄和本质上的类似性,故作者考虑麻风病也有一个呼吸道感染的途径。本文报道了作者用小鼠研究麻风杆菌能否经呼吸道途径感染的结果。 48只雌性CBA小鼠均经胸腺切除并隔周照射放射线钴200R,5次,使之免疫抑制。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季和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作者在某研究所中用一种改良Nyka氏方法染麻风皮肤切片中的抗酸杆菌,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其方法如下:1.脱腊到水。2.切片置于5%过碘酸液中4小时。3.水洗。4.石炭酸复红(由碱性复红、纯酒精、石炭酸及蒸馏水配成)700℃加温染色30分钟。5.在2%乳酸酒精(由70%酒精配......
[期刊论文] 作者:卫仲升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对于确实有效的麻风化疗而言,其二大障碍是:耐药变异菌株的产生和虽经长期治疗患者组织中仍有药物敏感菌残存。前者导致继续治疗时的复发,后者使化疗停止后有复发的危险。麻风化疗(THELEP)计划设计委员会曾于1976年4月在日内瓦开会,为了使瘤型麻风治疗方法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从16例瘤型麻风病人于氨苯砜开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一年内共采取60份血清标本,作者用一种可溶性麻风分枝杆菌抗原(由受染犰狳组织的麻风杆菌制备而成),按Axelsen改良的Laurell交叉免疫电泳法(CIE)研究了个体的抗分枝杆菌抗体的特异性和滴度的可能的变化,并与此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作者用1:10稀释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兔抗人丙球蛋白,按传统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75例极型结核样型(TT)和111例极型瘤型(LL)麻风患者(共186例)检测了血清中的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F-Abs)、抗核抗体(ANA)、胃壁细胞抗体(PCA)、平滑肌抗体(SMA)、线粒体抗体(AMA).......
[期刊论文] 作者:纪宝宏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瘤型麻风对麻风菌有持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缺陷,机制不明.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推测可能存在与HLA联系的免疫反应基因缺陷.为此,作者比较麻风患者和他们HLA-D抗原相同或不同的健康同胞(兄弟姊妹)的试管内对麻风菌及纯蛋白衍化物(PPD)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译注:......
[期刊论文] 作者:叶顺章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本文介绍了作者用加热灭活的麻风杆菌A(一种在犰狳中传代的麻风杆菌)免疫犰狳后所表现的效果。给6只狄狳肌注3.0108加热灭活的麻风杆菌A(混悬在Freund不全佐剂中),46天后再皮内注射4.0107加热灭活麻风杆菌A(混悬在0.2毫升生理盐水中)。6只犰狳的接种部位在48小......
[期刊论文] 作者:叶顺章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即使在有大量麻风菌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组织中,也难得见到正在分裂的菌细胞.本文报告了用电子显微镜及连续超薄切片对病人麻风细胞中麻风菌细胞分裂所作的形态学研究.对标本进行了仔细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见到了几个正在分裂的麻风菌.......
[期刊论文] 作者:纪宝宏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作者以往在小白鼠足垫感染模型中发现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他巴唑),丙硫氧嘧啶及另外2种有抗甲状腺作用的药物丁氨苯硫脲,5-正-庚-2-氧(代)-4-噻唑烷酮(5-n-heptyl-2-oxo-4-thiazolidinone简称噻唑烷酮)能抑制麻风菌繁殖单纯用131碘治疗则无类似抑制作用.小白鼠......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用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的微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对9例瘤型、16例结核样型麻风病人和6名不同程度接触麻风病人的健康人,测量了他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以麻风分枝杆菌和其它分枝杆菌的几种制剂为刺激原的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强能贤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按Prabhakaran等介绍的方法从麻风分枝杆菌感染的犰狳肝组织分离麻风分枝杆菌。将此杆菌用丙酮处理(不用任何蛋白酶处理),用pH8.8的0.2M醋酸锂溶液(内含20mM EDTA)处理,经超速离心、真空透析浓缩制备麻风分枝杆菌的抗原提取物,用Ouchterlony免疫扩散分析法检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忠摘,叶干运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1
氨苯砜对麻风杆菌虽有抑菌作用,但麻风病人用氨苯砜治疗疗效缓慢,需很长时间才能治愈,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该药引起免疫系统抑制的副作用.Beiguelman等发现当一定浓度的氨苯砜直接加入体外培养时,能抑制植物血凝素(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但这可能并不代表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