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1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琳, 傅延龄,,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0
整理《伤寒杂病论》汤剂服量情况,总结出其日服次数有日一服、日二服、日三服、顿服、日夜连服、日五服、日六服、日十服、少少频服等9种情况,以日三服占多数,这一服量方法较...
[期刊论文] 作者:丁毅,傅延龄,,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对后世临床用药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宋代时期对张仲景时期药物剂量的折算以"古之三两,准今之一两"为主导...
[期刊论文] 作者:丁毅, 傅延龄,,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2
对《普济本事方》中内服汤剂、散剂处方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研究,明确其常用药味,最大、最小和平均剂量范围,方剂药味数目,每服剂量、每日剂量等,从而分析总结许叔微组方用量规...
[期刊论文] 作者:方静,傅延龄,, 来源:中医学报 年份:2013
目的:比较汉代、唐代、宋代煮散剂。方法:通过对汉代、唐代及宋代代表性医著中煮散剂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归纳汉代、唐代、宋代煮散剂的特点。结果:煮散剂为汉唐时期的传统剂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延龄,王阶,,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最近,读到国外一篇有关糖类食品可以缓解疼痛的新报道。文章说:研究表明,摄食较多的糖可以缓解中等强度的疼痛。其机理是:糖类食物可以间搂地影响大脑神经介质的生成和...
[期刊论文] 作者:曹峰,傅延龄,, 来源: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1
目的:观察茯苓甘草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液体排空及胃窦中一氧化氮(NO)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期刊论文] 作者:傅延龄, 张林,, 来源:世界中医药 年份:201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数据统计的方法,将中药麻黄自先秦至今两千年的临床剂量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描绘。结果表明:在金元时期之前麻黄用量较大,而从金元始,麻黄剂量明显下降。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倩, 傅延龄,,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2015
对名医类案三部中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或白头翁汤为主方的临床医案进行统计分析,三方方证同中有异,主治同为热性下利,葛根芩连汤证多在气分,可由表邪入里而见下利兼表证者,...
[期刊论文] 作者:EiRichi Hosoya,傅延龄,,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1989
近年来人们对于单味中药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对古代复方配伍的研究却相当不足。事实上临床主要是使用复方.为此,作者择古方麻杏甘石汤为例,对其配伍进行了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晨辉,傅延龄,,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4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一首治疗肺热咳喘的经典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卓著,故为历代医家所喜用,同时也成为现代学者研究经方配伍规律的首选代表方。由于数据库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丁毅,傅延龄,,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4
宋代散剂盛行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的。由道士发明创造的散剂,随着道家在民间及士大夫之间的传播,逐渐进入到医药领域,其简、便、廉的效果深入人心,再加上宋代皇家的表率...
[期刊论文] 作者:杨琳, 傅延龄,, 来源:中医杂志 年份:2012
对《外台秘要》中煮散方进行服量、服法、主治病证等方面的初步探讨,总结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煮散方的应用情况和特点。《外台秘要》中煮散方每次煮药药量明显小于汤剂用量,而每...
[报纸论文] 作者:傅延龄, 张林,, 来源: 年份:
张仲景方药计量只能采用东汉官秤,其1两合今约13.8克,而绝不会是其他衡制。$$ 按1两折合9克的关系换算张仲景方剂的药物用量,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最高,药材的利用度最大。$$......
[期刊论文] 作者:傅延龄,赵鲲鹏,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2000
证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中医现代研究中 ,证的研究乃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不少学者认为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会在证实质的研究中得到实现。然而 ,证是什么 ?...
[期刊论文] 作者:彭鑫,傅延龄,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2007
膀胱是中医脏腑学说中的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贮尿与排尿。而“膀胱”一词在仲景医学著作中一共出现过10次,其含义有3种: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足太阳膀胱腑;二是特指小腹区域的体......
[期刊论文] 作者:陈非,傅延龄,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1999
桂枝具有温心阳、通血脉的作用,为治疗心阳虚证及胸痹心痛方剂的重要组成成分。肉桂酸为桂枝的主要成分。为了明确桂枝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及其机...
[期刊论文] 作者:胡子贤,傅延龄, 来源:江苏中医药 年份:2019
目的:总结分析细辛在《本草别说》完成之前的历代临床汤剂中的用量特点,为细辛临床汤剂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至宋代的《本草别说...
[期刊论文] 作者:崔秀丽,傅延龄, 来源:吉林中医药 年份:2008
目的:观察复正脑脉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81例符合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阻络痹并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河,傅延龄,, 来源:中医药导报 年份:2008
文章对《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各家的见解进行了评述后,认为柴胡桂林干姜汤证的病机应重视正气虚弱的一面,汗下后致津液受损,伤其脾阳,邪在太阳少阳两经,不存在水饮、痰等病理......
[期刊论文] 作者:HE Li-qing,傅延龄,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4
目前对霍乱篇388条中汗出,发热,恶寒等症状的病机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阴盛格阳说和表里同病说.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阴盛格阳说忽略了霍乱的证候特点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