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曾荣昌,李天阳,何丙辉,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20
[目的]探究喀斯特槽谷区不同岩石与坡面夹角影响下地表集中水流阻力变化特征,为该区土壤侵蚀模型构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3个坡度(10°,15°,20°),3个冲刷流...
[期刊论文] 作者:姚军,唐春霞,何丙辉,,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10
采用径流小区定点监测,研究了紫色土坡耕地“冬小麦一夏玉米”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氮随径流流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产流量与降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同等施肥水平下......
[期刊论文] 作者:何丙辉, 徐霞, 辜世贤,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2005
以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图为主要数据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景观斑块数、斑块形状、多样性、均匀度及破碎度计算、分析和对比,揭示研究区内土...
[期刊论文] 作者:甘凤玲,何丙辉,王涛,,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5
以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探讨了堆积体坡面的入渗规律,并分析了滑坡堆积体在不同土石比(1∶1,1∶2和1∶4)、降雨强度(1.0,1.5,2.0mm/min)和坡度(40°,35°和30°)条件下的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3种不同的土石比堆积体在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甘凤玲,王涛,何丙辉,,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16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特造成更加严重的次生灾害。为研究震区滑坡堆积体的壤中流产流特征,采用室内人工降雨装置,对在不同降雨强度(1.0......
[期刊论文] 作者:甘凤玲,何丙辉,王涛,,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16
为明确震区滑坡堆积体坡面产沙的特点,该文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土石比(质量比为1:1、1:2、1:4)的滑坡堆积体侵蚀产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石比不同降雨强度......
[期刊论文] 作者:甘凤玲,何丙辉,王涛,, 来源:水利学报 年份:2016
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堆积体,在雨水的冲刷下,不仅会造成山体崩塌,还会发生次生灾害。本文以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探讨了不同降...
[期刊论文] 作者:孙凡,何丙辉,付福明, 来源:畜牧市场 年份:2002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重庆市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一年多来全县加强领导,探索创新,项目完成良好,取得了积极进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民族生存、人民...
[期刊论文] 作者:孟祥江,何丙辉,周恺,, 来源: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份:2014
以重庆万州马尾松林分为例,对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期30年基线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57552 tC,项目情景下的碳汇量累计为180572 tC,是基线情景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温熙胜,何丙辉,张洪江,,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
[期刊论文] 作者:严风硕,何丙辉,刘立志,, 来源:亚热带水土保持 年份:2009
通过对涪陵区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径流小区2006年全年降雨、径流和泥沙流失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径流泥沙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种植作物的小区,径流量、泥沙流......
[期刊论文] 作者:彭月,何丙辉,黄世友,,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12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传统的数量生态学方法(双向指标种分析与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相结合,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组成、强度、空......
[期刊论文] 作者:王玲玲,何丙辉,李贞霞,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03
简述了等高植物篱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学者对空间结构如最大带间距、最小带间距以及带内结构研究概况、布设与管理,分析了植物篱的综合效益,并指出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
[期刊论文] 作者:谌芸,史东梅,何丙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1
在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土力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新型师生关系、合理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学时、实践方式、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缪驰远,彭莉,何丙辉, 来源: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2004
GIS地理信息是空间属性与描述同性的结合体。GIS地理信息的意图性、信息源性、无比例性等构成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性。通过对这些基本特征的介绍 ,引入了地理信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何丙辉[1]钟章成[2], 来源:首届中国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分会筹备大会 年份:2004
研究了田间条件下不同整地施肥措施对银杏构件生长及药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银杏株高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的措施依次为:施农家肥+间作>爆破整地+间作>施农家肥>爆破整地>间...
[会议论文] 作者:陈晓燕,何丙辉,史志明, 来源: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 年份:2004
  由于不同树种具有其特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也就会有不同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巫溪县生态修复区以华山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杉木-马尾松......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雨,李天阳,何丙辉,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21
为探究长期施肥和耕作对坡耕地径流率及随径流流失的氮、磷元素的影响,在紫色土坡耕地设置5个处理:顺坡耕作无施肥(CK)、顺坡耕作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顺坡耕作单施化肥(T2)、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T3)和横坡垄作单施化肥(T4),分析了2008~2019年间共104场侵蚀......
[期刊论文] 作者:冯军辉 何丙辉 胡恒, 来源:建筑与文化 年份:2012
摘要:“5.12”汶川地震已造成了大量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灾害,次生灾害隐患亦十分严重。局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强度加剧,情况复杂,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要坚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本文......
[会议论文] 作者:何丙辉,徐霞,辜世贤, 来源: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结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 年份:2008
探讨了结合景观生态学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景观健康评价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景观结构与景观功能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景观健康评价,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制作出景观健康分级图。评价结果表明,巫溪县生态修复区内,耕地类景观的健康指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