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兆銮,吕元香,任国钧,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兆銮,吕元香,任国钧,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81
[期刊论文] 作者:任国钧,陈兆銮,郭涛,林少丹,,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90
自1961年Durrer在实验犬缺血心肌首次记录到晚电位以来,Josephson、Simson等许多学者先后经心内膜、心外膜直视探测和心内导管标测以及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记录到人体...
[期刊论文] 作者:包有生,肖泽方,苏国达,任国钧,,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8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不断延长,伴随机体老化的老年期疾病,也日渐增多,其中老年期慢性充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老年期心衰)已成为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威With the developm...
[期刊论文] 作者:王启贤,任国钧,吕俊升,姜亚军, 来源:急诊医学 年份:1997
目的:运用心率变异(HRV)频谱分析法研究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方法:114例正常人和27例AMI患者先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将全部窦性心率经计算机HRV软件处......
[期刊论文] 作者:郭涛,罗心平,任国钧,刘苓,周兰清,,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92
频率应答生理自适应是起搏技术的一项最新发展。以重心变化为跟踪参量的频率应答起搏器国内尚未见应用报道,我院最近安装1例效果甚佳。患者男,57岁,地质工程师。经常头昏、...
[期刊论文] 作者:唐安丽,任国钧,陈兆銮,阚瑞嫒,郭涛,,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92
采用插有起搏器脉冲分析软件的微电脑三道心电图仪,直接描记脉冲波并自动显示频率、脉宽、振幅及衰减比率等参数,用于随访埋藏起搏器病人95例,共作脉冲分析232次。脉冲分析能...
[期刊论文] 作者:喻卓,梁立权,周兰清,任国钧,曾晓荣,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1997
目的:应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研究镁离子(Mg2+)对原代培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的影响。方法:选择培养5天后的单个梭形平滑肌细胞,用二步拉制经热抛光尖端直径约1~2μm,充灌液体后阻抗约5~7MΩ的微吸管进行高阻封接,在对称性高钾溶液下采用内面向外式膜片......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兆銮 ,任国钧 ,梁立权 ,周兰清 ,阚瑞媛,, 来源:昆明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对安装起搏器前作过临床电生理检查10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房室传导阻滞与病窦各为53例。全部病例均作了希氏束电图,病窦患者加作窦房结功能检查及房室交界区起搏与传...
[期刊论文] 作者:郭涛,韩明华,李淑敏,赵玲,刘中梅,任国钧, 来源:昆明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对4名器质性心脏病继发顽固、重症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纤颤(VT/Vf)患者采用埋藏式心内除颤器治疗.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剌,将ICD心内三极导管引入右室心尖部.将ICD埋入左上胸囊...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兰清,阚瑞媛,陈兆銮,任国钧,梁立权,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新平,周兰清,陈兆銮,阚瑞嫒,梁立权,任国钧,,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91
临床广泛使用的VVI起搏器使多数患者获益不少,但可在少数患者引起颇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生理性双腔起搏器的问世,较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报告作者植入的双腔起...
[期刊论文] 作者:阚瑞媛,刘苓,周兰清,陈兆銮,梁立权,任国钧,,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93
胸壁刺激试验(CWST)能检查埋藏式起搏器的感知功能,并有助于了解心脏自主活动和病人对起搏器的依赖程度。本文对112例进行胸壁刺激试验,冠心病89例,高心病8例,病毒性心肌炎9...
[期刊论文] 作者:孙华彬,陈兆銮,黄增祗,任国钧,阚瑞媛,梁立权, 来源:昆明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应用心内单极希氏束定位法,进行选择性电消蚀房室结及电消蚀希氏束的实验研究。取家犬26只,随机分为两组,经实验后每只犬均在处死或自然死亡后取出心脏作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心内电消......
[期刊论文] 作者:任国钧,梁立权,周兰清,杨鼎亨,阚瑞媛,陈兆銮,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85
本文报告对2例病窦及10例非病窦患者经右心导管法描记窦房结电图(SNE)及直接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的结果,并与用短暂连续心房起搏法间接测定的SACT 对比。SNE 描记成功率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兆銮,任国钧,梁立权,周兰清,唐安丽,阚瑞媛,, 来源:起搏与心脏 年份:1989
采用大致相当于额面的6个前胸双极导联,通过MAC—Ⅰ型高分辨度心电图仪记录70例患者的希氏束电图,成功率为90%(63/70)。所得结果与自身心导管法对比,H波与HV间期十分吻合;单个...
[期刊论文] 作者:梁立权,周兰清,陈兆銮,杨鼎亨,阚瑞媛,任国钧,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86
6(3/12)岁男性患儿,体重23kg。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经药物治疗三个月无效,而行静脉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时心电图示2:1房...
[期刊论文] 作者:任国钧,陈兆銮,周兰清,赵体德,杨鼎亨,阚瑞媛,梁立权,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1986
经皮穿刺股静脉,在X线电视指引下将四极导管送到三尖瓣附近,以喷笔式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希氏束电图(HBE)及右房内电图,纸速为100mm/sec。一、正常组先天性...
[期刊论文] 作者:任国钧,陈兆銮,周兰清,赵体德,闞瑞媛,杨鼎亨,梁立权,, 来源:昆明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报告用导管法描记希氏束电图20例的正常值并研究了20例本病患者的图形。将传导阻滞部位分为三个水平,其中房室结内阻滞、希氏束内阻滞及双侧束支阻滞分别占35%、10%与55%,多......
[期刊论文] 作者:梁立权,周兰清,陈北銮,阚瑞嫒,唐安丽,任国钧,张泽秀,, 来源:云南医药 年份:1989
本文报告81例埋藏式经静脉心脏起搏经验,对有关的并发症和故障进行分析讨论。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experience of 81 buried transvenous cardiac pacing and disc...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