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东源,杨亚书,郭燮贤,王国甲,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3
用两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Fe/Al比的铁铝复合柱撑牯土(FeAl-PlLC).用27Al-NMR、UV、ESR 等手段考察了柱溶液的结构和状态,用XRD、DTA、UV-DRS 等技术对其结构、稳定性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徐奕德,刘安明,黄林,郭燮贤,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3
不饱和烃加氢甲酰化合成醛(醇),如CH3CH=CH2+CO+H2→CH3CH2CH2CHO叫做氢甲酰化反应。它发现于30年代末期...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东源,王国甲,杨亚书,郭燮贤,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1992
采用溶胶分散法合成了一系列高层间距(2.6nm)的羟基硅铝交联蒙托土(SiAl-CLM),并用27Al NMR、XRD、DTA、XPS、吡啶吸附-IR、正丁胺吸附-TPD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用脉冲反应技术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胜,崔巍,徐奕德,郭燮贤,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1999
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方法研究甲烷在Mo/HZSM-5催化剂上的反应过程.在反应初始阶段发现有H_2O,CO_2和CO生成.随着这些产物的消失,乙烯和苯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认为在反应初始...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胜,崔巍,徐奕德,郭燮贤,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1999
研究了用甲烷和乙烷碳化预处理对Mo/HZSM-5催化甲烷转化成芳烃和乙烯的起始反应温度的影响。催化剂经甲烷在973 K或经乙烷在873 K碳化30min后,可使甲烷催化转化成苯和C_2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林胜,崔巍,徐奕德,郭燮贤, 来源: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份:1998
The aromatization reaction of methane on Mo/HZSM-5 catalysts has been studied by temperature programmed surface reaction (TPSR) technique. Some oxygen-containi...
[期刊论文] 作者:储伟,熊国兴,盛世善,郭燮贤, 来源: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1995
应用XPS能谱技术和合成气中压反应等对醇合成用铜钴基催化体系进行了表征研究。还原后的铜钴催化剂样品表面上钴以CO ̄2+和CO ̄0形式共存,铜主要是Cu ̄0物种。在反应条件下处理后,发生了再氧化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辛勤,石宪祥,应品良,郭燮贤,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1985
众所周知钌是很好的加氢催化剂特别是CO甲烷化并且它的催化性能可以明显的受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了阐明在Ru—载体相互作用中载体表面酸性中心的作用,作者用浸渍方...
[期刊论文] 作者:伏再辉,杨亚书,郭燮贤,王黎明, 来源: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用筒便的固相反应法代替溶液离子交换制备了ZnO-、CrO3-和MoO3-ZSM-5催化剂,用ESR、IR和NH3-TPD分别表征了ZnO、CrO3与H-ZSM-5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导致Zn2+、Cr5+进...
[期刊论文] 作者:翟润生,向宁,刘宪春,郭燮贤,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多晶钯表面上CO脱附动力学,对各种覆盖度的脱附谱图进了划分温区的分析,对低温区首次提出恒定脱附速度的动力学解析.对于多晶钯面上CO的脱附,随脱附温度的升高,脱...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进,杨亚书,郭燮贤,市川胜,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4
由分子筛笼内包容的铂羰基簇合物[Pt12(CO)24]^2-/NaY和[Pt9(CO)18]^2-/NaY经还原得到的样品Pt12/NaY和Pt9/NaY的分散度用EXAFS和化学吸附进行了表征。对Pt12/NaY和Pt9/NaY,EXAFS分析分别给出Rpt-pt=2.74A,配位数C.N=3.8,而化学吸附结果分别为H/Pt=1.26,CO/Pt=0.69和H/Pt=1.24,CO/Pt=0.......
[期刊论文] 作者:郭燮贤,辛梅,刘宪春,翟润生, 来源: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份:1995
Analytical kinetic expressions based on delocalized chemisorption are derived to figure out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icking process and the P-dependen...
[期刊论文] 作者:缪清,熊国兴,盛世善,崔巍,郭燮贤,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1997
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使人们对其主要成分甲烷的优化利用越来越重视.自1982年Keller和Bhasin首先报道了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后,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作为甲烷直接转化利用的较佳途径而...
[期刊论文] 作者:熊国兴,夏新瑞,陈恒荣,郭燮贤,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4
应用连续催化反应,XPS,XRD,H2-TPR,O2-TPD和In-situMossbauer谱等方法表征了一系列组成不同的NaCl/B2O3/Fe2O3催化剂.结果表明NaCl与B2O3在修饰FeOx催化剂上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B2O3调...
[期刊论文] 作者:辛梅,翟润生,张林虎,郭燮贤,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1995
利用同位素技术测定了预吸附在Pd表面上的CO在单一及混合同位素气氛下的脱附动力学.实验发现CO的脱附动力学是非线性的,在饱和表面上为一级加二级.在易位化学吸附模型和协同交换......
[期刊论文] 作者:郭燮贤,辛梅,刘宪春,翟润生,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1995
基于易位吸附模型推导出了化学吸附和交换动力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动力学方程可从理论上剖析强化学吸附分子的压强促进脱附速度与其吸附过程之间的关系。本工作完满解释YCO/C...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东源,杨亚书,辛勤,张慧,郭燮贤,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年份:1994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混合金属羟基配合物柱撑粘土的表面酸性和表面羟基振动。结果表明,粘土和柱撑粘土均具有Lewis酸和Bronsted酸(分别简称L酸和B酸)中心,且以L酸为主;不同柱剂交联的柱撑粘土的表面......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丰收,郭燮贤,福冈淳,市川胜,Duward F.Shriver,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92
[PPN]_2[Ru_3(CO)_9(CCO)]负载于SiO_2表面后,其红外谱图显示2068,2036,2000,1974和1925cm~(-1)谱带,表明[Ru_3(CO)_9(CCO)]~(2-)同Si—OH基因反应,形成了[HRu_3(CO)_9-(CCO)...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东源,杨亚书,郭燮贤,陈恒荣, 来源: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年份:1993
首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r/Al 比、高层间距(2.4~1.9nm)的混合金属复合物柱羟基铬铝交联蒙托土(CrAl-CLM)。借助XRD、ESR、IR、UV-DRS等手段考察了Cr/Al 比等合成条件对交联产物...
[期刊论文] 作者:肖丰收,郭燮贤,福冈淳,市川胜,Duward F.Shriver,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1992
[PPN]_2[Ru_3(CO)_9(CCO)]负载于SiO_2-Al_2O_3表面后其红外光谱显示了2124,2088,2060,2040和2010cm(-1)几个谱带,认为这是由于[Ru_3(CO)_9(CCO)]~(2-)同SiO_2-Al_2O_3的Si(O...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