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小兰,陆虎华,胡加如,陈国清,薛林,印志同,石明亮,孙权星,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陈国清,石明亮,黄小兰,孙权星,彭长俊, 来源:天津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以9个糯质自交系为试材,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6个鲜食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GCA......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朱国强,陈桂银,薛林,胡加如,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4
“医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历来是我国饮食界甚或世界饮食界的共识。玉米,这古老而又平常的食物,在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领域拓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
[期刊论文] 作者:胡加如,彭长俊,陈小晖,孙权星,薛林,陆虎华,陈国清,黄小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苏玉25(原代号P5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多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苏玉25是一高产稳产的春玉米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江苏省春玉米区的示范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胡加如,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薛林,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10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糯质系通系5作母本,通36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白糯玉米杂交种。通过观察亲本自交系特征特性,分析各种影响制种产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2
调查玉米GY220×1145组合的RIL群体109个家系(F10;11)及其亲本在2个环境下粗缩病抗性的表型值,运用RIL群体的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清,薛林,胡加如,陆虎华,石明亮,程玉静,冒宇翔,黄小兰,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15
采用多样性指数对47份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的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沿江地区糯玉米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和淀粉黏度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
[期刊论文] 作者:胡加如,孙权星,彭长俊,陆虎华,薛林,陈国清,陈小晖,黄小兰,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9
本文分析了玉米杂交制种中花期不遇的原因,介绍玉米杂交制种花期预测的方法及花期不遏可采取的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2016
为江苏春玉米区特定生态条件下苏玉30的春季高产种植提供参考,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纯氮用量、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郝德荣,薛林,石明亮,陈国清,冒宇翔,胡加如,黄小兰,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2018
总结热带糯质玉米自交系T2的选育过程,对T2的优良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2不仅农艺性状优良、糯性好、配合力高,而且对玉米锈病的抗性也优于其他糯玉米种质。以T2为核心种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嘉点,薛林,胡加如,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张振良,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9
糯玉米(Zea mays L. ceratina Kulesh)起源于中国,其籽粒胚乳淀粉几乎全为支链淀粉,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目前我国鲜食糯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 200...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薛林,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2
阐明了数量遗传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在当今育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分析,探讨了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育种的建系和选择方法,特剐指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薛林,石明亮,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4
为筛选抗粗缩病的糯玉米种质及糯玉米品种,选用64份糯玉米自交系和江苏沿江地区生产上常用的2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连续2年进行粗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60%左右的自交系和品种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薛林,郝德荣,陈国清,石明亮,冒宇翔,胡加如,黄小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报道了糯质自交系通系5的选育过程,对通系5的优良性状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通系5不仅农艺性状优良、糯性好、配合力高,而且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也优于其他糯玉米种质;通系5或...
[期刊论文] 作者:吴嘉点,薛林,胡加如,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张振良,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9
以1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品尝评分与淀粉黏度性状中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薛林,胡加如,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熊素华,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9
分析了我国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可行途径,同时提出适用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为我国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论文] 作者:郝德荣,薛林,陆虎华,冒宇翔,石明亮,胡加如,黄小兰,张振良,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7
苏玉糯150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L150为母本、T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江苏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陆虎华,胡加如,薛林,陈国清,石明亮,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 来源: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3
苏玉糯63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白糯玉米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试验结果表明,苏玉糯639秋播的适宜播期以7月15日至7月22日为宜,适宜的...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明亮,薛林,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熊素华,洪德林,,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0
探明新选育的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和配合力潜力有助于评价其遗传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于育种工作。选用江苏沿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导入热带、亚热带种质后新近育成的9个自...
[期刊论文] 作者:黄小兰,胡加如,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程玉静,孙权星,陈,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