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保健与生活 年份:2013
当垂钓者准备收钩回家时,普遍有这种感觉:那条脱钩的鱼最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来自美国一家渔业部门的试验者发现,其实这都是人的心理在作怪,因为人们对到手的东西不知满足,愿望难成真,所以总是觉得脱钩的鱼最大。  试验人员邀请了36名垂钓者进行试验,他们在室内......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海外文摘·文学版 年份:2021
我的故乡在湘西南的一个小城,夫夷江流经县城,我家就在江边不远处,附近有一片很大的沙滩,叫南门沙滩。沙滩下游有一个古渡,名为白公渡。从沙滩到古渡口中间这一带,是天然的扳罾场地。  我年少时,父亲去江边扳罾,常常天黑后才回家,母亲总是给父亲留好晚饭。这天晚上,见父......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 年份:2018
知青年代,我下放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我下乡的第一年,冬天来临时,我的房间里冰冷的,找不出一块取暖的木炭。  过了几天,我跟着老乡去25公里外的大山里挑炭。第一次进山挑炭,我显得有些兴奋,不晓得怎么分配体力,挑着80来斤的木炭,一路急匆匆地往前赶,还没到回程的三分......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09
我的一位挚友,体格健壮,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我和他交往10多年,从未听到或看到他得过病。那年隆冬,白雪皑皑,寒气袭人,他到我单位宿舍借宿,当时北风正紧,我裹着褥子斜躺在火柜里看书,他进屋后,脱得剩一条裤衩,拿一条浴巾,径直朝露天的水龙头走去。当我明白是怎......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11
如今,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不容易,我总是十分珍惜目前的岗位,谨小慎微地做人与处世。尽管这样,有时还是免不了遭来无端的指责。被指责后,心里疙疙瘩瘩的,一直想找一个消除这些疙瘩的通道。  生活像一杯温吞水,在按部就班的模式里,变得越来越清淡、寡味。每天两点一线,在单......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年份:2015
《爱尔兰独立报》编辑、传记作家赫里斯堪称当时的大手笔,但是与其他传记作家有所不同的是,他不喜欢为写作对象“锦上添花”,相反却特别喜欢在作品中找他们的茬,并以独特的视角加以批评与鞭挞,有时甚至不留情面地挖苦和讽刺。因此当时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对他敬而远之,深......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6
意大利都灵大学的校门口,有两尊英格兰黑色大理石雕塑:一只飞翔的鹰与一匹奔腾的马。  在人们的想象中,鹰能搏击长空,鹏程万里,而马则志存千里,马到成功,两者都代表着胸有宏图大志、大有作为的意思。可让人意外的是,当你见到那两尊雕塑时,会惊讶地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6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领导岗位上退休后,便在当时南京金陵一处寓所安享晚年。一天,他穿得像个屌丝,头裹一块绢,脚穿一双草鞋,拄着手杖,独自去游览郊区山间的一座寺庙。游玩中,遇到几位文艺青年,围坐在寺前高谈文史,词辩纷然,目空一切。王安石悄无声息地在他们身边坐下......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年份:2015
昨夜,我又梦见了老裁缝。  老裁缝是我妻子家隔壁的屋主,60来岁,精精瘦瘦,蓄一撮黄白相杂的山羊胡须,一年四季总套着那件罩过脚背的青色长衫。他生性喜欢凑热闹,偏偏又闲不住嘴,缺了两颗牙的牙门像老鼠打的小洞,显得既幽默又滑稽。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春日,我初......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11
无论处于世界何地,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有恙,是官员还是百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  千千万万个你我他,汇成了千千万万种生活。一个人从幼年走向少年,从少年步入青年,从青年跨入壮年,从壮年渐向暮年,没有哪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一成不......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11
老祖宗在造字时,将“人”字造成一个天地间行走的姿势,昂首阔步,朝自己预定的目标孜孜地走下去;脚步是那么矫健,步伐是那般坚定,可以断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这一走,注定要走到天人合一。  是父辈将我们领上这条路,继而,我们又将我们的晚辈领上这条路,一代一代延续着......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11
认识他是在一个知青聚会的饭局上。  当时,大家众星捧月般围住他讨要成功的秘笈。其实,刚步入社会时,他和大家一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知青大返城的洪流中,他同样被一浪打进一家国营厂子里当工人。所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他不安于现状,是全县第一个辞去......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年份:2009
有位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一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眼,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捡起路边一根碗口粗的棍子,使劲抽它、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到把路都堵死......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2017
春天飘荡在村子里的花香,夏日田野上舞动的稻穗,秋末山林中落果之声,冬季穿过柴门哨子般尖锐的哨音,这些都是风在四季的栅栏里张口说话。  小时候,去山里放牛,五六个牧童,把各自的牛赶到山坡上,先让牛放着,便到山谷中的一口大水塘捉鱼摸虾。如果水面布满皱纹,大家看一眼......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知识窗 年份:2013
单位草坪边,有一棵成年的枇杷树,树冠似伞,四季葱绿。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枇杷树品种变异,其果又酸又涩,人们在尝试一口后,再也不愿吃第二口,便任由满树黄橙橙的枇杷自生自落,无人问津。  又是一年枇杷成熟的时节,单位来了一位新人,他看著就要熟过头的枇杷,不解地问馆长,枇......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年份:2017
美国作家塞林格因小说《麦田守望者》一书连续24周熱销,获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功,一时间,名声大噪。渐渐地,他厌倦了这种被人吹捧的感觉,独自躲到远离闹市的一处山顶小屋里继续写作,拒绝见任何人。那段时间里,他与外界唯一的接触,是每隔3天去镇上购置食物和生活用品。  ......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人生与伴侣 年份:2011
一家跨国公司,刚搬入一幢摩天大楼,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当初楼内的电梯太少。员工上下班时经常要等很长时间,为此怨声不断。  公司老总用一个月的时间,请大家献计献策,解决电梯不足的难题。  有人提出,装几部新电梯;有人建议,提高电梯上下速度,或在上下班高峰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杂文选刊 年份:201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1927年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荷塘月色》发表三年后的1930年秋,有个叫陈少白的读者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毫不客气地向这位大文豪指出......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5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镇馆之宝”——跪射俑。它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却保存完整,仍然呈现出生动而鲜活的原貌。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文物专家说,这得益于它的...
[期刊论文] 作者:禹正平,, 来源:意林文汇 年份:2015
当初,冯骥才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高中毕业后,他毫不迟疑地报考了美院,可当他身边的同学都去上大学了,他还是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于是,他在街道服务处找了份工作。后来,机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