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4
通过两个月的预测和检验,证实潮汐组合对雾霾的控制作用.这表明,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由于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为最小,有利于静稳天气条件的形成,雾霾高发将成...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4
1996年到2008年太阳黑子周期已超过11年,达到12.4年,进入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2000年全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4年天文学家预测为太...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4
曾小苹等人对1991-1999年中国近90个地磁观测站资料的分析表明,地磁异常区地区与未来重大灾害地区,特别是未来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地区和特大干旱地区相对应.这一对应关系在全...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4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28日报道,澳大利亚摩威镇日前发生森林大火,火势迅速蔓延吞噬了附近的煤矿.目前煤矿已经持续燃烧了3周,场景震撼,看上去像一条"火龙".当地1.4万名...
[会议论文] 作者:高占成,杨冬红, 来源:第十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呼吸医师奖颁奖大会 年份:2011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易造成人群中爆发流行,且病原学复杂、病毒变异性大.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高致病性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06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06
联合国禽流感问题高级协调员纳巴罗警告,禽流感病毒只要再经历两次变种,就将能人传人,导致大爆发,造成数百万人死亡.他已促请全球各地政府,为该病毒的人传人类型的到来作准备...
[会议论文] 作者:杨冬红,杨学祥, 来源: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潮汐有2.0,2.20,2.23,9.98,18.6年的基本周期。由此衍生的周期有4.9,5.5,9.8,10.3,11,11.137,19.96,22,22.3,29.94,31,33,44,55,55.58,59.88,77年周期,与气候循环和构造运动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性。......
[会议论文] 作者:杨冬红;杨学祥;, 来源:2009年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本文对2009至2012年自然灾害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及预防,统计发现,气温、海温和强震都存在11年周期和22年周期的规律性变化。由于强潮汐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也可以混合......
[会议论文] 作者:杨冬红,杨学祥, 来源:2009年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自然灾难每年都会夺取成百上千个人的生命,毁坏房屋其至于整个城市。因此世界上的学者每年都在研究自然灾难这样令人难解的事情,尝试最精确的提前预知将发生的灾难。目前许多...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08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分析了太平洋多年来拉马德雷暖相位和冷位相与全球气温变化的关系,并根据这个准确的对应关系为我们预测全球气温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07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7
作者在《2007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预测,2007年拉尼娜时间发生禽流感孕育。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之年,全球有大洪水,全球地震活动增强,2004-2030年是8.5级以上地震多发期,全球逐......
[会议论文] 作者:杨冬红,杨学祥, 来源:2007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7
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本文分析了2005-2006年的寒流袭击和潮汐与地震的共同周期两方面内容,对郭增...
[会议论文] 作者:杨冬红;杨学祥;, 来源:2006天灾预测总结学术会议 年份:2006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20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赤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09天灾预测总结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09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0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0
中国西南干旱百年罕见,与“南旱北涝”不期而遇,“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因而强度大,范围广,时间长,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1
  近日,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2......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低温、旱涝、流感等灾害相继发生,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下文给出了流感爆发的分布规律。...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1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 年份:2011
  声源体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空气振荡,那种振荡方式就是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声波借助各种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空气,水、金属、木头等是声波的传播介质,都能够传递声波,声......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2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2
  从全球8.5级以上和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数据规律分析显示,中国强震尚未进入高潮。全球强震和中国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三个周期的冷位相时期满足这一规律,特......
[会议论文]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来源:2012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年份:2012
  马未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数据中心(NCEP)数据,获取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县Ms8.0级地震过程中的增温异常图像。结果表明,震前增温非常明显,最高增温达到9摄氏度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