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立, 来源:南方农村 年份:2004
对此,杜润生最近在《组织人事报》撰文指出:这些企业之所以失去活力的内在根源,在于乡企这种社区所有制的体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子健,,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1
杜润生同志在1999年第10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区土地改革的回忆》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关于解放初期广东土改的文字(以下简称杜文)。杜当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秘...
[期刊论文] 作者:杜润生,, 来源:山西农经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年份:1987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最近指出;现在农村改革提出了三个新的要求: 一、重新调整城乡关系,工农业关系; 二、解决农村生产和市场衔接的问题; 三、在分散经营的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家骥, 来源:山西农经 年份:2000
杜润生文集》(下简称《文集》)忠实而深刻地阐述了我党农村改革与发展20年成功的决策理论与实践,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选集。杜老在《文 集》后记中说:“我的讲话...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宇新, 来源:活力 年份:2015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杜润生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合作经济 年份:2008
协助邓子恢推广农业合作化受挫杜润生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场战役——农村的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这项制度的全面推开,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农民吃饭问题,解放了农村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书田,, 来源:南方农村 年份:2008
今天是杜老(润生)诞辰95周年,由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等单位在京西宾馆举行《杜润生文集》三卷首发式、第三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颁奖以及纪念农村改革30年,意义十分重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党史天地 年份:2016
杜润生提出农村改革  1979年,在西黄城根南街九号院,杜润生新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这是他自1955年被打为“右倾分子”后的首次复出。  当时,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国家农委主任王任重还在谈集体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慧平, 来源:山西农经 年份:2012
【正】《我认识的杜润生》最近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记述了杜老在农村改革中的往事,再现了农村改革轨迹。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回忆文章,作者长期与杜老共事,或...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领导决策信息 年份:2002
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用继土改和家庭承包制之后“第三次翻身”来说明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的意义。他认为,能否有“第三次翻身”,一方面要看...
[期刊论文] 作者:苏小和,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8
比谢滔更老的老人杜润生,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  杜老的勇敢在于,他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农民权利鼓与呼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共党史中,是农民真正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如果说打土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清振,田奇庄,,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8
杜润生老先生今年95岁了。到现在他还惦记着两件大事:第一个是怎样减少农村人口,组织好农村人口的转移,使农民取得完全的国民待遇;第二个是农民缺乏自己的代言人。他希望在15...
[期刊论文] 作者:孙祺童,, 来源:职业 年份:2017
帅气、高大、阳光般的笑脸、精神的板寸……这是杜润,一个放弃高中学业到邢台技师学院攻读计算机编程专...
[期刊论文] 作者:吴象,,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2
杜润生,山西太谷人,出生于辛亥革命两年后的1913年。这位中国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到7月就进100岁了。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他就读于北平的师范大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子健,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01
杜润生同志在1999年第10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区土地改革的回忆》的文章,其中“反左出右,反右出左,决策两难”部分,有一段关于解放初期广东土改的文字(以下简称...
[期刊论文] 作者:徐庆全, 来源:时代报告 年份:2015
2003年7月18日,为庆贺杜润生先生九十寿辰的“农村改革座谈会”在京西宾馆召开。...
[期刊论文] 作者:段端磊,, 来源:新疆农垦经济 年份:2018
杜润生是我国"农村改革之父",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农村合作经济产生的诱因做了深刻的阐述,主张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丁菲菲, 来源:商周刊 年份:2015
“农村改革之父”这样的提法,杜润生从不放在心上。他一直强调,自己的思想从来是在农民的自发行为、地方的选择和历史经验的教育下逐步形成和变化的,绝非先知先觉的“一贯正确”。  ...
[期刊论文] 作者:刘振坤,,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9
杜润生作为中国科学院早期领导成员之一在那段时期的经历,对我们了解中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