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胡永红,, 来源:理论探索 年份:2010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阎长锁,, 来源:攀登 年份:2010
"两个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人的和解。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郭广伟,, 来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11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服务意识落后、创新性缺乏等方面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学生动力激励机制、学校...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徐兰英,,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民主评议制度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调查表明,高校民主评议学生党员工作存在着"对民主评议的要求不了解"、"评议工作的动员不充分"、"民主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孙志飞,, 来源:攀登 年份:2009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它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从精神性与自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等诸多方面,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总体性内......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苗花, 李维意,, 来源:河北企业 年份:2004
一、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功能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的巴斯卡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阿索斯在《日本管理艺术》书中提出了著名的"7S"模式,即一个企业的发展受七个因素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峰,李维意,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以河北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学校、专业、年级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教育的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张依萱,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0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实现了普遍的交往,与此同时,人的交往活动和交往本质都发生了变化,并改变了以往人在交往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真实性,最重要的是人的交往的本质被扭曲,所...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雅坤,李维意,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13
大学生《纲要》课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滴灌”教育的丰富资源.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把握:“一条主脉”,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培,李维意,,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年份:2007
为更好地揭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贡献,围绕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了和谐动力思想与矛盾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论、历史合力论和精神动力论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闫淑珊, 来源:太平洋学报 年份:2020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见太平洋将发挥“伟大的世界交通航线的作用”,“真正接触现代文明”,开辟世界贸易新方向。对马克思恩格斯论太平洋时代的解读,需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徐兰英,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系统的理论原则,又是现实的行为规范.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助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这种助推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刘光乐, 来源: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的重要方式。网络阅读以知识信息的传播为主要变量,通过认知结构的重塑改变着高校学生的思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 刘文会, 来源:长安学刊 年份:2010
摘 要:“两个和解”就是人同自然和人同本身的和解。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物质变换的系统循环规律,分析了物质变换“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物质变换过程,实现“两个和解”的构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全面协......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孙志飞,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09
马克思对个人的理解经历了由精神性的个人、类本质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的演变过程。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分析了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历史类型即“有生命的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范国哲, 来源:教育传播与技术 年份:20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要义在于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由于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四媒体”,具有传统传媒......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峰,李维意,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大学生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成才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学历与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探讨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才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小川,李维意,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了以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由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同时,从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出发,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价值目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刘光乐,,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20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传统美德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时代精神资源、价值理论资源和世界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凝聚的“中国力量”蕴藏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维意,孙志飞, 来源:攀登 年份:2009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新哲学的出发点,它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马克思从精神性与自然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等诸多方面,揭示了"现实的个人"的总体性内涵;...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