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朱冉,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21
“两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科学的“两山”价值转化度量是深刻认识“两山”特有性质、内在作用和依存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现有方法缺失、定量依据不足.文章基于经济地理的生产、区域、关系、交叉、和谐五重属性,建构了“两山”价值转化模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杨悦,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2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42个区(县、市)为样本,探索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空间均衡过程的一致性.结果 表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横向比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劳动生产率基数均较低,增长空间大.2000-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水平量的σ检验发散,而劳动生......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 朱冉, 来源:经济地理 年份:2021
"两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科学的"两山"价值转化度量是深刻认识"两山"特有性质、内在作用和依存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现有方法缺失、定量依据不足。文章基于经济地理的生产、区域、关系、交叉、和谐五重属性,建构了"两山"价值转化模型,利用能值......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 朱冉,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2020
长江上游地区分别占据长江经济带面积、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4%、33.2%和23.3%,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程度关乎长江经济带相关国家战略目标的成败。文章通过上游地区在维系长江生命线、保障战略资源供给、筑守生态基底、强化空间联系、拓宽内陆市场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赵建东, 方一平,, 来源:乡镇经济 年份:2003
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但是经济的发展有时候必须牺牲耕地;同时,人口的不断增加也会影响到耕地的数量。为了保证我们的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耕地的数量和人口数量保持适...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张庆国,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用改进的Rayleigh模型c=ax^ae^bx2描述农药的降解规律,并给出其参数估计方法,以残差平方和作为优化标准,结果表明:改进的Rayleigh模型优于常用的指数模,具有误差小,使用方便的优点,为研究农药残留规律提供一种新......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明杰,方一平,,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8
以四川68个丘陵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和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选择农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要素与GDP、地方财政收入...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陈国阶,, 来源: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年份:2003
选取10个主要因子来评判人类活动干扰度及对四川水土流失的影响和响应关系.关联分析表明:载畜量、垦殖指数、人口密度、人均GDP、矿产模数和林地覆盖率是6个关联性最强的人类...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何昌皓, 来源: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1994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安徽省各蚕区的蚕桑生产与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通过关联分析,研究了影响各蚕区的气候因子,建立了年茧量及亩桑产茧量的灰色静动态模型.研究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李仕明,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生态农业组织是研究相互关系的调控,营造生态农业开发的产前-产中-产后组织环节的链接条件和外部环境.生态农业只有建立在环境背景调查、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生态农业技术组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全明,方一平,,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矿产资源评价,关键取决于系统中用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即包括建立适用于GIS平台上的矿产资源的评价模型、各种地学信息的GIS数据、评价辅助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等内容。本文仅从适用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的建立内容、数据表达形式、数据应......
[期刊论文] 作者:徐厚琴,方一平,,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7
从生态经济位理论出发,提出了城市生态经济位概念及度量方法,并根据生态经济位计算模型,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因子三个层面归结了30个指标,建立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此测算了2002年、2003年西部干旱区6个省会城市的生态经济位,得出2002年和2003年在西部干旱区省......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阶,方一平,, 来源:决策咨询通讯 年份:2008
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统筹,正确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 陈国阶,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4
生态系统安全的概念应该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其安全的目标在于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持续和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在这一意义上,生态安全就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宇,方一平,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经济都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而稀土当之无愧地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性矿产之一。随着中国稀土产业的不断发展壮......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宇,方一平,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6
稀土元素因其丰富的光、电、磁、热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工业领域及新兴产业领域,稀土资源被多数国家认定为是战略性资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无论从储量、产......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王全明,,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0
数据是研究工作之本。应用GIS技术创建地学领域中各类GIS数据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存贮、管理、查询、分析,具有传统数据处理方式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而对数据进行组织、维护,直观再现并传播地图与空间信息、属性信息之间的关系,让使用者从中受到启示......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李立华, 来源:生态经济 年份:2001
川西山区是四川最大的用材林基地,也是我国主要木材产区之一.由于过去森林过伐,采伐量高于森林生长量,使川西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发生明显退化.林区禁伐后,川西山区尤其是以林业...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傅绶宁,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1999
为全面了解该区旅游资源地位,确定旅游定位,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旅游资源,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五个方面对该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结评价,得出了该区隶属二级旅游区的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平,李立华,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0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探讨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的人文途径。认为除土木工程、生物工程手段外,山地灾害与环境治理关键在通过科技和经济手段,减轻人类活动对有限资源,特别是土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