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杨振华,袭开国,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2011
针对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运用横向与纵向考核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试采用高校学生工作实效分析、专家评价、层次分析等方法初步确立高校......
[期刊论文] 作者:袭开国,董博,崔诣晨,, 来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份:2013
目的探讨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①对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满意的人数占44.5%,不满意的占55.5%;②硕士研究生专业满意度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 高晓琴,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年份:2010
摘要:辅导员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和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中,绩效考核无疑是一项基本而有效的职业化......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 王沛, 崔亚娟,,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19
以刻板化信息与反刻板化信息为例,采用词义Stroop范式和掩蔽版的目标-启动范式分别将实验任务分成高、低知觉负载或阈上、阈下启动两种水平,考察冲突信息知觉负载水平及其强...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封卫东,夏琪, 来源:医学与哲学 年份:2020
作为社会规范运行和保持的加工机制,社会控制既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外源性动力,又是一种保障社会结构正常运转的内源性动力。基于社会控制的动力结构要素,医患冲突可分为前...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夏琪,崔亚娟, 来源:开发研究 年份:2019
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的新型城乡关系促生了新一代“小镇青年”。这一群体的出现,预示着城乡之间可以通过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社会文化资源联结而有效融合、一体化发展。从东部和西...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王沛,谈晨皓,,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16
从表征状态与他人知觉信息加工方式两个角度探讨了内隐人格理论对他人印象加工策略的影响。首先采用自编的童话情境测验对120名被试的内隐人格理论进行维度分析,甄选出持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刘青玉,崔亚娟,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年份:2020
"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展开了未来十年的宏伟蓝图,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企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对待生命一样保护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宁翔,陈鸿,崔诣晨,, 来源:中国校医 年份:2010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了解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发病因素。方法在确诊的248例病例中,病因调查采用门诊详细问诊方式,并记录登记,数据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在病因调查中,心理因素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谈晨皓,王沛,崔诣晨,,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17
通过构造虚拟的捐献情境及贸易情境,结合博弈任务,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名利博弈对象的能力和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中博弈者的博弈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捐献情境下,被试...
[期刊论文] 作者:黄学明,杨振华,崔诣晨,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2010
高校德育实践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途径。阐述了德育实践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理性审视了当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现状,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实践的做法、成效等进...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 刘青玉, 李凡姝,,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2018
批判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倡批判式创新,对于思维的逻辑角度和及辨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已然成为创新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核心品质.激进建构主义从认识论和...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刘青玉,崔亚娟, 来源:城市学刊 年份:2021
以“城市印象管理为基础,构建社会融合系统”已成为新时代的研究焦点。城市本地人与外来人经过“接触—竞争—冲突—适应”心理过程,最终获得对彼此的认同和接纳。从这一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高晓琴,杨振华, 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年份:2012
面对社会各种不良影响和学生因学业、就业、经济困难等产生的各种思想困惑,高校学生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传承与创新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为此,南京林业...
[期刊论文] 作者:戴宁翔,陈鸿,崔诣晨,, 来源:中国校医 年份:2011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确诊的150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例作为测试组,另随机选择健康正常大学生15...
[会议论文] 作者:谈晨皓,崔诣晨,王沛,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4
名利博弈是指在有旁观者或其他传播途径时在与他人互动中能有机会获得直接的物质利益或好名声,但是两者无法同时获得的特殊形式的博弈,是大量社会现象,尤其是众多社会问题的根本基础。竞争性利他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名利博弈中普遍存在的舍利取义行为进行解释。......
[会议论文] 作者:谈晨皓,崔诣晨,王沛, 来源: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2015
名利博弈是社会背景下个体在名与利中进行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决策,是大量社会问题的根源。先前的研究已发现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是影响个体在名利之间选择的重要因素,前者决定名声带来的客观价值,后者代表个体主观对他人给予自己机会的信任。......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 王沛, 崔亚娟,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 周明洁, 夏琪, 叶丽娟,, 来源:心理学探新 年份:2019
个体根据知觉选择、反应偏向以及实时更新的情境信息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性地促进对当前知觉信息的灵活编码,这一过程即为印象形成的认知控制。采用词语判断任务操控直接信息...
[期刊论文] 作者:崔诣晨,常江潇,侯静,王沛,, 来源: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年份:2016
社会阶层意识是居于某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对社会阶层的认知与认同。依据社会阶层意识的操作性定义,所编制并得到验证的《城乡居民社会阶层意识问卷》共有6个维度:社会分层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