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关亚风,李灵娥,朱道乾,周良模,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3
根据对负压下热导检测器的响应特性与检测器参数的系统研究,研制出适用于程序升温毛细管气相色谱的热导检测器(TCD)。它的最小等效池体积为1.3μl,线性动态范围4个数量级,响应速度≤0.1s,对丁烷......
[期刊论文] 作者:于亿年,商振华,陈谨之,王俊德,周良模,,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1
通过对五种有机酸在不同 pH 值下,用不同浓度的甲醇-水和乙腈-水作冲洗剂时,容量因子变化规律的系统考察,验证了原来所推导的反相液相色谱保留值基本方程的正确性,对方程中各...
[期刊论文] 作者:周良模,李忠生,王清海,朱道乾,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1994
推导了密度线性程升时超临界流体色谱中保留值的运行方程和相应的理论板高方程式,并在超临界色谱条件下用毛细管柱和微填充柱上的数据对保留值方程作了验证,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
[期刊论文] 作者:关亚风,王加宁,田玉增,周良模, 来源:色谱 年份:1991
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接口有多种,但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且易于更换的,是毛细管导入型接口。 由于质谱真空系统抽速的限制,可导入离子源的液体量为:EI源0.5—3μl/min,C...
[期刊论文] 作者:聂孟言,周良模,王清海,朱道乾,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强,朱道乾,王清海,周良模,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9
考察了多种苯系物位置异构体在气相色谱4种环糊精固定相上和SE30、交联PEG20M及手性二酰胺固定相上的保留行为,并测定了一些热力学数据,对保留机理迸行了讨论.The retentio...
[期刊论文] 作者:申河清,王清海,朱道乾,周良模,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8
比较了合成的4种戊基化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对Grob试剂的保留性能。对20种对映体进行拆分并研究了其可能的拆分机理。The retention performance of the four amylated cyclodextrin...
[期刊论文] 作者:申河清,王清海,朱道乾,周良模,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1998
合成了七-(2,6-二戊基)-β-环糊精(DIPCD),成功地将它涂渍在石英毛细管柱上,分离了一系列对映体,讨论了DIPCD分子结构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A series of enantiomers were separated by diphenyl......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良,郭方遒,楼献文,周良模,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1994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固定相:七(2,6-二-O-正丁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DB-TFA-β-CD).使用该固定相涂渍的石英毛细管柱,对卤代烃、环氧化合物、酮、胺、醇、二醇、羧酸...
[期刊论文] 作者:王加宁,田玉增,关亚风,周良模, 来源:分析测试通报 年份:1992
本实验利用GC/MS电子轰击电离和化学电离两种方法对马面鲀鱼油中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经甲酯化后)进行了测定,用色谱法作了定量,共鉴定出16种脂肪酸。In this study, GC / M...
[期刊论文] 作者:周良模,黄明贤,朱正美,李瑞祥, 来源:色谱 年份:1988
鞘糖脂(Glycospbingolipids)是细胞膜脂质中的微量成分,其分子由神经氨基醇、脂肪酸和寡糖链三部分组成。鞘糖脂与细胞间的识别、细胞分化及其癌变密切相关,所以其结构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关亚风,陈殿生,李灵娥,周良模, 来源: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年份:1995
用微制造技术和色谱原理结合,以全新的概念和设计思维研制色谱仪-微型集成化色谱仪。这种仪器的整个色谱部分在一个基片上制成。集微型进样器、细内径毛细管技和微型固体检测器......
[期刊论文] 作者:关亚风,周良模,朱道乾,李玲娥,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1993
根据对负压下热导检测器(TCD)响应特性的研究,新设计并研制出适用于程序升温气相毛细管色谱的TCD及恒流系统。所研制TCD的最小等效池体积为1.3μl,几何尺寸为100μl。热丝敏...
[期刊论文] 作者:商振华,周冬梅,郭为,于亿年,周良模,周康,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7
以琼脂糖和尼龙66微孔滤膜为原料,发展了两种用于去 内毒素的不同类型的亲和介质。在对原料进行化学改性后,键合了含六个碳原子的间隔臂和组氨酸亲和配基。它们对内毒素的亲和容......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华,谭忠印,周良模,王青海,朱道乾,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2000
鉴于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长期使用后手性分离能力变坏, 提出联机柱上在线处理反应。 在处理过程中, 可使某些手性物质的分离因子逐渐改善, 直至达到基线分离, 证明这种处理是行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良,周良模,王清海,朱道乾,HartmutFrank,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98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E)方法进行了氯代酚异构体分离的研究。使用 64.5 cm × 50μml.D.石英毛细管柱,在40%(V/V)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等)改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调节最佳pH值,达到了一次进样对所有氯代酚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光华,周良模,陈水挟,罗红红,王将克,, 来源:分析化学 年份:1987
本文采用张遂之等研制的光学活性固定相(一)涂成的玻璃毛细管柱,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分析了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D-别异亮氨酸与L-异亮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蛋...
[期刊论文] 作者:黄红心,沈玉峰,李忠生,林从敬,周良模,, 来源:分析仪器 年份:1993
在IBM PC/AT微机的基础上发展出内插式控制和数据采集接口板,可以自动完成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的控制及数据采集,使整个色谱分析过程全盘自动化。该工作站具有超临界输液泵控制...
[期刊论文] 作者:孟子晖, 王进防, 周良模, 王清海, 朱道乾,,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9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烙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共引用文献91 篇。...
[期刊论文] 作者:周良模,王清海,朱道乾,沈玉峰,黄威东,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1993
一、引言 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色谱(简称SFC)是1962年开始实现的。由于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前几年发展不快。随着液相色谱(LC)的发展,特别到1981年,由于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