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程波,,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2009
正确和深刻地对理论法学予以思考,进而付诸建设的行动,需要对整个理论法学的前提性问题包括法学思维范式、法学思潮及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重视。法学思维范式体现于法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郑国生,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1996
一、问题的提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以后,我国法学界见仁见智,针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一系列新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彭汉英,, 来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年份:1997
财产法是私有制的产物。罗马法为奴隶社会简单商品关系的最高水平的法律。欧洲封建时代的代表性的财产法是日耳曼法,主要表现为物权法而非所有权法。财产法在资本主义时期才...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连赛君,,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04
儒家仁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仁利于法治以人民美好幸福生活为目标;第二,仁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利于法治确保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徐爱国,,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1
一、西方符号学法律理论研究的概况西方符号学法律理论的主代表有:遵从欧洲大陆符号学传统的格雷马斯(A.J.Creimas,1917-)的符号学法律理论和皮尔士(C.S.Pierle,1839-19...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连赛君,,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为背景,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该理念的内涵及它发生、发展和形成的途程。着重点在于探讨同该理念紧密相关的前贤们在以民为...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陶菁,,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12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先行调解"的程序性原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法院长期司法工作经验的总结。运用法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理解调解制度,在当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徐爱国,, 来源:法制现代化研究 年份:1997
J·马里旦的新托马斯主义人权理论的历史轨迹、著作、基本观点和人权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马氏认为,人权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它本源于上帝,区引于17—18世纪自然法,更反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 龚波,,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民主是由社会主义基本性质决定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确立和发展的必经之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者是相互一致的,但又有层次的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孙文凯,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0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益法学代表人物赫克的生平和著作 ,之后 ,通过他对概念法学的批判引出赫克的主要思想———利益和利益法学。赫克指出 ,利益法学具有科学性 ,是重要的法学思...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龚波,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构造和运行的形态。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三者相互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张小平,, 来源:金陵法律评论 年份:2001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理解中国法律文化传统是对现实的法制建设进行规划和作出评价的一个基本前提。所谓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刘宁,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2
彼得拉任斯基心理法学说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学方法论,法的概念及其分类,法和国家,法与正义、道德,法的功能与发展等.虽然彼氏关于法是具有命令...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吕世伦,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4
法治的核心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国家权力必须认真对待权利。公民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执法人员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和能否文明执法,对法治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公民必须具有权利意......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邹列强,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正】 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1941—),美国当代著名的法学家,行为主义法学和纯粹法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布莱克曾任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现为哈佛大学法学教...
[期刊论文] 作者:陶菁,吕世伦,,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西方法治思想所蕴含的自然正义与民主等政治理念,孕育了欧美国家公众参与行政制度的萌芽。其参与式行政在西方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与形成,并在近代经济学、哲学理论的论证......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吴兴怀,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88
德国历史法学派当历史开始迈入十九世纪的时候,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已在政治上确立了稳固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开拓广阔的道路。在德国,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它仍然是个落后的,实行半封建的君主专制和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国家。相应的,启......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吴兴怀,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88
历史法学,泛指以历史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的科学。通常,人们更多地把它视为一种法学方法论,即历史地研究法的方法。同西方的各个法学派别相对照,历史法学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历史法学不同于自然法学。自然法学求助于神或人的理性,侧重探讨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吕世伦,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4
法治的核心是实现公民的权利,国家权力必须认真对待权利.公民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执法人员是否普遍具有权利意识和能否文明执法,对法治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公民必须具有权利...
[期刊论文] 作者:吕世伦,彭汉英,, 来源:法制现代化研究 年份:1996
本文通过追溯法制和法治的历史演进过程,并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建设实践,分析当前存在于一些学者当中的关于“商品经济是法治的起点”的观点,认为它有其合理的成份,但不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