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数学教学研究 年份:2001
元认知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首先提出来的.它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在实践上对开发学生智力,特别是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1
学习动机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社会性动机。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家 年份:1994
一、打击错误的概念和特征打击错误,又称打击失误、行为偏差(或行为差误)、方法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意欲侵害的某一对象实施侵害行为,由于失误而导致其实际侵害的对象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1
信用卡诈骗罪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利用他人名义下的信用卡诈骗 ;二是利用自己名义下的信用卡诈骗。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其性质仍然是利用信用卡诈骗 ,不宜定盗窃罪。恶意透...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1992
选择性罪名是指一个法律条文规定二种以上有内在联系的犯罪行为,司法人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罪名,也可以概括定一个罪名,而不实行数罪并罪的情形....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 年份:2014
我国的通说认为,对《刑法》第29条第2款中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应按其字面含义解释为"被教唆的人没有按教唆犯的意思实施犯罪";不能以共犯从属性说为根据解释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1986
轮奸是一种野蛮、残酷的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历来是我国刑法打击的重点。目前,轮奸在强奸妇女和奸淫幼女的案件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因此,从法理上探讨轮奸的成...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18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抢劫罪的暴力是用来排除被害人反抗的有形力 ,一般只限于对人身实施 ,对财物实施暴力 (如砸毁 )的实质是胁迫。暴力、胁迫必须达到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 ,但不必达到危及被害...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0
非法占有目的是非法掌握或控制财物的意欲 ,是盗窃、诈骗等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取得罪主观方面故意所包含的内容。它不具有区分盗窃罪与一时盗用的非法行为 ,以及盗窃等取得罪...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0
刑法中的占有是人对财物事实上支配、管理的状态。排他性只是它的一个特性 ,并非它的本质属性。占有的有无以及占有的归属 ,对于财产罪的成立乃至构成何种财产罪有重要意义 ,...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0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的"信用卡"仅限于真实、有效,能正常使用的信用卡卡片;"使用"是按信用卡特有的电子支付卡的功能加以利用;"盗窃"是指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取得他人占有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21世纪第四次(总第十次)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危险犯有无既遂与未遂之分,如果持肯定态度,应采用何种标准来区分;危险状态出现后是否还有可能中止犯罪,如果说有可能,那是相对于危险犯的中止,还是相对于所谓实害犯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1
事后抢劫是抢劫的一种特殊类型。诈骗能否转化为抢劫或有无必要将其纳入事后抢劫的范畴 ,还有研究的余地。我国刑法把事后抢劫的前行为规定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存在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财产罪侵害何种法益是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上早有争议的问题。在德国有法律的财产说、经济的财产说和法律的经济的财产说之争,在日本则有本权说、占有说及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6
对伤害胎儿行为如何定性,国内外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实践中的处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按照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伤害胎儿行为无法定罪处罚,但今后有必要增设恶意伤害胎...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9
财物是侵犯财产罪的对象。它包括有体物与无体物两类。无体物作为财产罪的侵犯对象, 最好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动产和不动产虽然都能为财产罪侵犯对象, 但不动产只能成为诈骗......
[报纸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 年份:2004
近些年来,逃交高速公路通行费的案件呈多样性多发的态势,对这类案件如何定性处理,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在此仅讨论其中这样一类案件的定性问题:司机在收费站趁放行前车......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19
我国刑法虽然没有像德、日刑法那样区分财物与财产性利益,但在解释某种具体财产罪时,也得考虑其侵害的对象是仅限于狭义的财物还是也包含财产性利益。盗窃罪的对象仅限于狭义...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明祥,, 来源:中外法学 年份:2014
如何处理涉及具体的打击错误的案件,是事实错误论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具体符合说提出的处理原则,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认定犯罪故意的规则,在我国采取具体符合说,不会出现像日本...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