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张瑞, 孟根花, 于林清, 李重祥, 张宇, 乌恩,,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在对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土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丛枝菌根对紫花苜蓿抗盐碱性的潜在影响及其研究展望。...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运涛,于林清,李景柱,孙娟娟,谢继红,, 来源:草地学报 年份:2016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苜蓿(Medicago stativa)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国内外的5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低温胁迫。观测比较缓苗成活率和根系形态指标,并进行方差及相关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富贵,于林清,田自华,王运涛,乌日娜,萨仁,,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1
苜蓿的根系形态特征对其持久性和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播种当年18个苜蓿品种材料根系形态特征进行评价,测定了其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分枝数、芽数、主根直径、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勇,师文贵,于林清,赵成贵,李鸿雁,,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采用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3个野生扁蓿豆居群的单位面积分枝数、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康俊霞,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1
以美国 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参照 ,按Barnes ( 1991)方法测定了中国新疆野生苜蓿种群 117份、伊朗及其它国家 3 5份材料的秋眠性。结果表明 ,中国新疆北疆苜蓿野生种群没...
[会议论文] 作者:张瑞,孟根花,李重祥,张宇,乌恩,于林清, 来源: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 年份:2009
紫花苜蓿对盐碱土有良好的改良作用,因此,在盐碱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及建立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等方面应是首当其冲的豆科牧草。为了更好的发挥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土的......
[期刊论文] 作者:田春育,李志勇,刘倩,于林清,武自念, 来源: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2021
以苜蓿属24个种1个亚种叶绿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利用REPuter、mVISTA和MAFFT等分析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序列变异情况及进化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属不同种间叶绿体基因组介于121313~132269bp之间,编码110~118个基因,基因数目的差异主要是因蛋白编码基因数目......
[会议论文] 作者:张瑞,于林清,孟根花,李重祥,张宇,乌恩, 来源: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 年份:2009
紫花苜蓿对盐碱土有良好的改良作用,因此,在盐碱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及建立人工草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等方面应是首当其冲的豆科牧草。为了更好的发挥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土的作用,有必要探讨紫花苜蓿抗盐碱性的机理。本文以丛枝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世茹,于林清,易津,乌日娜,吉仁花,刘曙娜,, 来源:草地学报 年份:2011
以经过抗寒锻炼的盆栽不同抗寒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室温和低温处理后(-8℃)测定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低温对不同苜蓿品种的冷...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刘曙娜,都然,王娜,, 来源: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2013
为了解不同苜蓿品种对春季低温的响应,对11份苜蓿材料进行低温胁迫,恢复生长后测定了抗寒指数、地上形态指标、根颈特征和根系特征等多个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
[期刊论文] 作者:吉仁花,慈忠玲,于林清,刘曙娜,陈世茹,, 来源:草业与畜牧 年份:2011
通过对牧草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育种中的诱导剂的介绍,进一步概述了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染色体加倍时的选材等因素对染色体加倍的影响及倍性鉴定技术,初步探讨了牧草...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月胜,于林清,张利军,刘荣霞,张春友, 来源:牧草与饲料 年份:2008
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N、P、K)对阿尔冈金、WL232HQ、敖汉苜蓿根系体积、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从14个施肥处理可以看出,WL232HQ在分枝期和初花期内根系体积(27mL、10mL)......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刘曙娜,都然,王娜, 来源: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年份:2013
通过对多份苜蓿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对供试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抗寒指数、地上指标、根颈特征和根系特征等多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琰,王峰,杨宏伟,马晓宇,于林清,郭博书,,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5
海洋中的磷由河流和沙漠输入,我国北部海域由内蒙古西部沙漠-沙尘暴-黄河口-黄渤海构成世界磷循环的一部分。文中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方法对主要入黄河的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磷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琰,杨宏伟,王峰,马晓宇,于林清,郭博书,,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7
文中用一种连续萃取方法(SEDEX)分析了内蒙古西部沙漠巴丹吉林(阿右旗)>巴丹吉林(嘎顺诺尔)>乌兰布和(巴彦高勒)>腾格里(阿左旗)>巴丹吉林(八道桥)。作为沙尘暴源头,...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运涛,远婷,于林清,孙娟娟,解继红,杨志敏, 来源:第四届(2016)中国草业大会 年份:2016
  以10个苜蓿品种作为实验对象,在盆栽条件下比较它们的形态学指标。将所测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间的形态学指标之间差异明显,其中中苜1号、YL-...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运涛,于林清,远婷,杨志敏,孙娟娟,解继红, 来源:第四届(2016)中国草业大会 年份:2016
以10个苜蓿品种作为实验对象,在盆栽条件下比较它们的形态学指标.将所测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间的形态学指标之间差异明显,其中中苜1号、YL-80和中草3号三个品种的地上指标、根颈特征和地下指标均都处于优势地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云锦凤,郭九峰,孙国琴,张利军,孙娟娟,,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10
为了寻找快速测定苜蓿秋眠性的方法,利用来自美国的11个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分析了不同品种的幼苗子叶到第1真叶、第1、2真叶间距离与苜蓿的秋眠性、抗寒性的关系,发现苜蓿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何茂泰,王照兰,许占友,斯日古楞,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9
比较了三种甘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途径,研制了不含激素的快速生根培养基,提出了用塑料盒培养甘草带2叶茎段直接生根成苗快速繁殖技术及育苗措施,使甘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实用化......
[期刊论文] 作者:翁森红,徐柱,于林清,闫志坚,聂素梅,Karol W.Duczmal,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用黄瓜种子作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衣种子 ,试验种子的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及种子抗病能力 ,这三种处理方法是 :对照 (裸种子 )、化学杀菌材料包衣及选择非化学 (生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