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1]陈小斌[1]王立凤[1]王继军[1]汤吉[1]万战生[1]张继红[2]詹艳[1]肖骑彬[1], 来源:第8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讨论会 年份:2007
青藏南部INDEPTH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大地电磁探测发现了15-20km深度的低阻层,推测它是淡色花岗岩的部分熔融层,是具有较低粘滞度的可流动层,称为地壳内的"管流"(channel flow)...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汤吉,邓前辉,赵俊猛,王继军,陈小斌,詹艳,宣飞,A.K.SARAEV,M.I.PERTEL,A.B.KOTCHEROV,M.M.KHARLMOV,鲁跃,刘允秀,张建新,翟彦忠, 来源:地学前缘 年份:2003
超低频 (SLF)电磁波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和无线电物理相结合的原理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电磁波信号。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 ,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 ,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 ,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在首都圈地区的观测表明......
[会议论文] 作者:詹艳[1]赵国泽[1]汪卫毛[2]王继军[1]王立凤[1]陈小斌[1]肖骑彬[1]汤吉[1]余文彬[2], 来源: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西海原-海原-六盘山活动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乃至中国大陆现今最活动的断裂带之一,沿该断裂带在1920年和1927年分别发生了海原8.5级、古浪8级大震。沿断裂带不同地段开...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1]王继军[1]韩冰[1]汪晓[2]王立凤[1]肖骑彬[1]蔡军涛[1]詹艳[1]陈小斌[1]汤吉[1], 来源: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介绍了交变电磁场方法的理论基础、频带划分以及不同频带范围电磁场的应用范围和探测技术,介绍了多数电磁方法所满足的扩散电磁场理论,以及基于电磁场在地球内部的衰减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詹艳,蔡军涛,卓贤军,万战生,底青云,毕文斌,王继军,张平,赵国泽,张大奎,汤吉,刘斌,王立凤,肖骑彬,刘庆,马为, 来源: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过去几十年,用电磁方法观测到了地震前、后大量的电磁异常现象,实验结果也证明,地震之前的电磁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如果能够说明它们与地壳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就能依此对地震事件作出预报.但是,以前的观测往往是在一些局部地区、相互孤立地进行的,所用的天然电磁......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王立凤,汤吉,陈小斌,詹艳,肖骑彬,王继军,蔡军涛,徐光晶,万战生,汪晓,杨静,董泽义,范晔,张继红,高妍,,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2009年利用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在位于华北、华南、东北、西北和西南的12个地震台站和几个流动观测点进行了连续30天新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CSELF技术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汤吉,邓前辉,赵国泽,李文军,宣飞,晋光文,白登海,詹艳,梁竞阁,蒲兴华,王继军,李国深,洪飞,马明志,陈风学,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1
在长白山火山区及其附近 ,沿 5条伞状测线和 1条北西向测线进行了 6 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用Robust等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应用阻抗张量分解方法消除了局部不均匀...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1]万战胜[1]汪卫毛[2]肖骑彬[1]詹艳[1]陈小斌[1]汤吉[1]王继军[1]王立凤[1]张继红[3]蔡军涛[1], 来源: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位于南北地震构造带以东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东段,长2000多公里,是中国大陆乃至全球的重要构造带和分界线,郯庐断裂带以西称为秦岭-大别造山带,以东称......
[会议论文] 作者:汤吉[1]范育兵[2]卓贤军[1]王若[1]赵国泽[1]张大奎[2]肖骑彬[1]底青云[3]毕文斌[4]詹艳[1]万战生[1]刘庆[2], 来源: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发射电磁波信号探测地球内部电性结构的最新方法,人工发射的极低频交变电磁信号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的"波导"中传播,波导中的电磁...
[会议论文] 作者:陈荣杰[1]刘清[2]杨嫣然[1]崔少波[1]陈华伟[1]陈献[2]费兆阳[1]张竹修[2]汤吉海[3]崔咪芬[2]乔旭[3], 来源:第二十二届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8
  本文提出了一种丙烯酸及其酯类的精馏釜残、废水在流化床中共同催化裂解氧化处理的新工艺,利用精馏釜残高热值的特性降低处置污染物的能耗成本,同时减少废水、固废分别处置......
[会议论文] 作者:詹艳[1]蔡军涛[1]卓贤军[1]万战生[1]底青云[2]毕文斌[3]王继军[1]张平[4]赵国泽[1]张大奎[5]汤吉[1]刘斌[5]王立凤[1]肖骑彬[1]刘庆[5]马为[1], 来源: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过去几十年,用电磁方法观测到了地震前、后大量的电磁异常现象,实验结果也证明,地震之前的电磁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如果能够说明它们与地壳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就能依此对地震...
[会议论文] 作者:王立风,万战胜,汪晓,杨静,董泽义,范晔,张继红,翟彦忠,张平,任开成,高曙德,赵国泽,邹本良,王新胜,杨艳芳,黄天宝,刘光宽,陈俊峰,黄建明,朱培育,高妍,汤吉,陈小斌,詹艳,肖骑彬,王继军,蔡军涛,, 来源: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大量的观测表明,地震之前的电磁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比其它电磁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它可产生强大的、可控的人工源信号,可覆盖数千公里,信噪比高,可同时监测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或异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会议论文] 作者:]范晔[1]张继红[2]翟彦忠[3]张平[4]任开成[5]高曙德[6]赵国泽[1]邹本良[7]王新胜[8]杨艳芳[9]黄天宝[10]刘光宽[11]陈俊峰[12]黄建明[13]朱培育[14]高妍[15]汤吉, 来源: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大量的观测表明,地震之前的电磁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比其它电磁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它可产生强大的、可控的人工源信号,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