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1999
叠字又称“复字”、“双字”、“重言”,它是为了修辞的需要,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相连接在一起使用的修辞方式。叠字的特点就是不避重复,反而利用重复,造成形式上整齐......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认为,在修辞学繁荣的今天,修辞学研究也步入了种种误区:如主张语法修辞结合,主张言语风格、语境、公关语言、言语交际等要从修辞学中分化出来,主张搞纯修辞学。这是由于对修辞......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各种形式因素按照内容要素及形式美法则经词与词的反常组合搭配而具有自身特质的有机组织体系。它是在对反映对象实体的显现中,从发话主体的审美......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1
艺术语言是指变异化的语言,以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来显示自己的特点.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来看,艺术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偏离,它往往以"立象以尽意"来反映客观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言语交际和社会角色的关系骆小所言语交际和社会角色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课题,也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角色是指社会规定的用于表现社会地位的模式行为。也就是说,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汉民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它善于吸收外来文化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汉语的发展也是一个以汉民族语言为主体,而又融合周围少数民族语言因素的一种非单质语言,同时它也不断吸收佛...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语言风格,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总结和分类,它可以归结为语言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个人风格和表现风格。这些不同的风格都有其形成的原因。 (一) 时代风格语言的...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从语言的产生来看 ,语言学实际上是一门行为科学 ,它可分为科学语言学和艺术语言学 ,科学语言依据的是客观性、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 ;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极为复杂,与汉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把这些语言的特点、规律描写清楚,把握住语言间的关联性,需要从语系、语族、语支等方面来揭示,需要从语言分布状...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专学报 年份:1999
现代汉语是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光照下闪现于世界和时代的,现代汉语的研究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改革势头。《现代汉语引论》的出版,体现了时代的必然性和改革的必然性。《现代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1
庄子的基本思想是追求人的自由自在,不求于物,不为物制。他的修辞观也是如此,他认为,自然无畏最朴素,一切本此而生,所以,修辞的美就在于朴素。“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修辞学研究经久不衰、不断出现“热点”和轰动的论题。但是,现在对修辞格研究走入了误区:有的混淆了辞格和非辞格的界限,导致辞格研究的混乱,降......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人类的伟大伴随着人类文明而闪烁着灿烂的光耀。人类创造了文明的丰富内涵而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推动了人类的演进。人类自身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成了互动关系,所以一部......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4
一般语言和艺术语言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语言具有对常规语法的偏离性、辞面和辞里的不吻合性、词的动态的使用性等特点。它往往用情感逻辑替代理性逻辑。它所要反映的客观世...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经过一个繁荣发展的古老阶段,到1898年出版了《马氏文通》后,它受西方语言学的影响转向了语言学,从此,改变了汉语研究系统,使活的汉语淡化了交际作用。汉语...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昆明师专学报 年份:1992
目前,语言学界对修辞和语法的关系的认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一种认为,语法结构的变化是修辞需要的结果,修辞管着语法。文章认为,修辞和语法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指艺术语言向发话主体和受话主体生成和显现美感的过程。它往往指向非实体性。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某一存在物的意义向审美主体生存和...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陈荣昌(1860——1935),字筱圃,号虚斋,又号铁人、盾农、困叟、桐村。云南昆明人,祖籍,江南上元县(今南京)。陈荣昌是云南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清...
[期刊论文] 作者:骆小所,, 来源:曲靖师专 年份:198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被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译为:老百姓只可以使他们照着国家的政策法令做,而不能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从而得出孔子是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