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7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苗进,韩宝瑜,,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08
用可视直流刺探电位技术(DC—EPG)记录试虫在3h内呈现的各种EPG波型。共明确7种波型,根据这些波型确定15个描述叶蝉取食行为的EPG参数,以评判茶树抗叶蝉取食特性。与未诱导茶苗(Cr......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王梅, 来源: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2000
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触角上分布粗大的毛状感器和短小的锥状感器。毛状感器分布于各个亚节,锥状感器主要密布于鞭节的末节端部。化感器的数量大小中顺序: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显明变......
[期刊论文] 作者:戴轩,韩宝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9
经10多年考查和鉴定,记述了贵州省茶区蜘蛛26科204种,其中优势类群园蛛科50种、跳蛛科25种、肖蛸科20种、蟹蛛科14种、平腹蛛科13种,占总种数60%。全省性种类角类肥蛛、黄褐新园蛛、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三突花蛛、鞍形花蟹蛛、机敏蝇豹、纵条蝇狮、悦目金......
[期刊论文] 作者:苗进,韩宝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应用可视DC-EPG方法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在9个品种茶苗上的口针刺探行为,共发现并初步确定了7种主要波型,即A波、S波、C波、E波、F波和R波、以及非刺探波NP波。A波为刺探波,S波为口针向韧皮部刺探和进入韧皮部中的分泌唾液波,C波为口针到......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崔林,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3
1989年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在我国茶区大发生。在皖南茶区选常年虫情较重的茶园,每5天1次系统地调查了全年各个世代各虫态的种群波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及茶园生境、品种间虫口密度的差异,连续研究了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了粉虱种群暴发......
[会议论文] 作者:崔林;韩宝瑜;,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原为杂草和灌木上的多食性昆虫,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大面积垦荒,改丛栽为条植,加大种植密度,增强水肥管理,实施现代栽培制度,便茶树芽叶幼...
[期刊论文] 作者:戴轩,韩宝瑜,, 来源:贵州茶叶 年份:2009
记述了贵州茶园蜘蛛25科203种,其中优势类群园蛛科48种,跳蛛科25种,肖蛸科22种,平腹蛛科13种,蟹蛛科13种,球腹蛛科12种,狼蛛科10种。在我国动物区划中,贵州境内大部分地区属...
[会议论文] 作者:常玲,韩宝瑜,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创刊30周年暨绿色植保高层论坛 年份:2010
在对黑刺粉虱发生特点进行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采用绿色防控策略协调运用信息素色板诱捕,施用虫生真菌制剂,石硫合剂封园,茶园中间作果树,增加生物多样性与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控制该......
[期刊论文] 作者:FU Jian-yu,韩宝瑜,,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2008
根据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EpNPV)两个核心基因A13-1 lef-8和A13-1 polyhedrin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
[会议论文] 作者:苗进,韩宝瑜,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本文从完整茶树新梢挥发物及其对天敌昆虫行为的影响,虫害诱导茶树新梢挥发物对害虫及其天敌的作用,外源信息化合物对茶树-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茶树-害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间的信息化合物及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茶树-害虫-天敌......
[会议论文] 作者:胡强,韩宝瑜, 来源: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以载有叶蝉诱捕剂的诱芯与引诱叶蝉的芽绿粘板组成信息素色板诱捕器。为评估其对 假眼小绿叶蝉等茶园昆虫诱捕效果,遂于叶蝉虫口高峰期的10月,在浙江绍兴市御茶村公司有机茶园中设450、375、300、225和0个诱捕器/hm2的5种处理,每处理含有3个1/15hm2的小区。诱捕......
[会议论文] 作者:韩宝瑜,韩宝瑜,张钟宁,周成松,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0
皖南山区歙县、皖南丘陵宣州市和皖中平原合肥市从南向北依次间隔200km,拥有大 片茶园。2000年春茶期间同时选择品种、树龄和栽培管理相同的茶园调查昆虫群落的组成。宣州茶园...
[期刊论文] 作者:章金明, 韩宝瑜,,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2007
植物释放的挥发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可由各种植物组织生产。植物是挥发性物质生产和释放的主体,虫害叶片众多挥发物的可控释放有助于植物阻止植食昆虫或者吸引它们的天敌,...
[期刊论文] 作者:梅献山,韩宝瑜,,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09
浙江省丽水茶区常发害虫有20~30种,以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 Watt、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茶毛虫(Euproc...
[期刊论文] 作者:张汉鹄,韩宝瑜, 来源:茶叶科学 年份:1997
我国茶树蓑蛾类害虫已达11属20种。除雄蛾外,其它虫态终生负囊,聚集发生,形成“危害中心,常致局部茶丛受害光秃。常见种大都一年发生1代,只茶蓑蛾与茶小蓑蛾一年2代。多以非老熟幼虫越冬......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周成松,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用Y形嗅觉仪进行的生测表明茶二叉蚜和蚜害茶梢复合体挥发物显著引诱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剂量为10-4g·ml-1时,在味源和空气对照之间,食蚜蝇对源于复合体的香叶醇和水杨...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张钟宁,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1
本文综述了几种植物吸引或阻抑小菜蛾成虫产卵或幼虫取食的效应。完整的、机械损伤的和菜粉蝶为害的甘蓝类蔬菜释放出数十种醇、醛、酯、酮、硫化物、羧酸类、异硫氰酸酯类和...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 陈宗懋,,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0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异色瓢虫4个变种成虫对茶蚜利它素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供给茶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两两组合,茶蚜+蚜害茶梢和正常茶梢,蚜家茶梢和正常茶梢,知敌分别选择茶蚜、茶蚜......
[期刊论文] 作者:韩宝瑜,周成松,,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7
为研究茶蚜蜜露的分泌节律及对蚜茧蜂、中华草蛉、大草蛉、门氏食蚜蝇、七星瓢虫、异色瓢虫二斑变型、显现变种、显明变种和十九斑变种的引诱效应,在21℃、85 % RH、3500 lx...
[期刊论文] 作者:马盛安,韩宝瑜,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96
1992年8月-1993年8月在安徽省宣州市麻姑山林场设4块标准地。每月1次,查明了乔木层的优势类群为枯叶蛾类、毒蛾类,暝蛾和袋蛾类。灌木草本层的则为暝蛾类和毒蛾类。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是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