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海君,张资政,隆克平,, 来源:通信学报 年份:2020
以最大化缓存收益为目标,针对部署缓存的NOMA异构网络下的基站用户匹配及功率分配问题,结合消息传递及DC规划提出了NOMA联合优化算法。首先将约束条件合并到目标函数中,通过计算新的优化问题中函数节点与变量节点间消息传递的边缘得到用户协同结果;然后将原优化......
[期刊论文] 作者:白刚,隆克平,程时端, 来源:通信世界 年份:2001
随着IP网向多业务网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VoIP的发展,在IP网中传递信令消息成为必然。而在IP网中不能提供类似MTP3和ATM这种高质量的传输业务,于是ITU-T提出了SS·COP的改进...
[期刊论文] 作者:郭凌云,隆克平,曹锡宇, 来源:中国新通信 年份:2005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终将并存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本文介绍基于MIPv4机制的AAA框架理论在多种混合无线接入系统中的实现,该框架基于MobileIPv4,不限于特定的AAA协议,本文最后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隆克平,李云,陈前斌, 来源:中国数据通信 年份:2004
本文分别从宽带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两个层面,对现有宽带通信网络技术作了概括介绍,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给出了一些关键技术和展望了宽带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山,隆克平,程时端,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驱动的组播标签分配机制,并对该机制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标签分配机制能够保证网络良好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汝言,隆克平,吴畏,,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突发分片是有效地解决突发竞争、提高网络性能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对OBS中分片技术的分析,对比了各种突发分片比例对分片机制下OBS网络的丢包率性能影响。仿真表明:当网络处于通常负荷强度时,平均分片比例可使分组的丢包率最低。......
[期刊论文] 作者:刘义风,邝育军,隆克平,,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协作分集可以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结合空时分组编码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传统的空时编码协作通信是选择所有正确译码的Relay进行协作转发,当Relay个数大于空时编码矩阵天线数时,系统无法获得额外增益,同时将消耗大量能量。给出了一种多中继选择方案......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昌彪,隆克平,张碧波, 来源:软件学报 年份:2007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支持服务质量的一种新方案.在此方案中,核心节点根据到达的数据突发的优先级别,将每一出口链路的数据信道进行分组.每一组别的数据信道数主要取决于相应优先......
[期刊论文] 作者:亓波,徐昌彪,隆克平, 来源:光机电信息 年份:2005
介绍光突发的基本原理及影响OBS网络TCP性能的一些因素,并针对TCP性能的改善的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策略....
[期刊论文] 作者:李佳,隆克平,阳小龙,古峥,, 来源: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2006
OBGP是一种分布式协议,通过在多域光网络中传递路由和信令信息,使网络边缘的客户能够建立,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光路。通过扩展OBGP,提出了一种新的DiffServ—aware OBGP机制来解决目...
[期刊论文] 作者:隆克平,阳小龙,彭云峰,, 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年份:2008
光互联网络的典型特征是高速宽带、灵活可控、资源高效利用。光突发交换(OBS)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不足,将成为下一代光互联网的一种典型的核心支撑技术。文章分析和讨论了OBS网络增强型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控制面技术、多......
[期刊论文] 作者:刘俊,徐昌彪,隆克平, 来源:计算机应用研究 年份:2003
多媒体、实时应用促进了组播技术的发展 ,同时组播拥塞控制技术的进展也必然对这些应用的进一步推广产生重要的影响。对目前组播拥塞控制技术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对组播拥塞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昆,陈前斌,隆克平,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2007
目前将手机作为数据库客户端.随时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企业数据库的移动数据库应用已经出现。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强.该应用必然会进一步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同时其开发也会变得越来......
[期刊论文] 作者:张超超,邝育军,隆克平,, 来源:通信技术 年份:2010
提出了一种无需信道估计的中继选择方案来实现虚拟多路输入输出(VMIMO)小区间的协作复用通信。在该方案中,VMIMO协作复用采用放大转发(AF)方式,中继VMIMO小区首先把接收到的从源V......
[期刊论文] 作者:侯锦峰,刘健,隆克平,, 来源:通信技术 年份:2011
基于3GPP长期演进(LTE)下行链路系统,在比较了现有几种不同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LTE下行系统的时频二维联合维纳迭代滤波信道估计算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
[期刊论文] 作者:袁浩,隆克平,陈继努, 来源: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作者主要是讨论电信业务量新的预测方法。在分析了传统的Fisher-Pry模型不能对缺乏历史数据的新业务进行有效的预测后,提出了二次起飞模型和替换模型,实际预测结果表明这两种新模型可以较......
[会议论文] 作者:陈前斌,黄琼,隆克平, 来源: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 年份:2004
本文根据ITU-T最新会议研究成果,描述下一代网络(NGN)基本特征及其移动性要求,强调通用移动性是NGN的主要特点之一.作者讨论了符合NGN全IP网络传送这一特点的两种移动性解决...
[期刊论文] 作者:徐昌彪,隆克平,张碧波,, 来源:软件学报 年份:2007
提出了光突发交换网络支持服务质量的一种新方案.在此方案中,核心节点根据到达的数据突发的优先级别,将每一出口链路的数据信道进行分组.每一组别的数据信道数主要取决于相应...
[期刊论文] 作者:秦运慧,皇甫伟,隆克平, 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年份:2020
为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性能,针对天线指向变量中方位角与下倾角的内在关联性,提出了四元数域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四元数表示天线指向,并基于四元数域乘法所表示的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信息网络安全 年份:2015
2015年1月1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主办的"2015年服务软件的测试与分析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召开,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权良柱、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隆克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武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