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刘文均,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7
通过对川北大安寨段灰岩非常规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表明该储层的成因与多期次的深部溶蚀作用有关,可划分为成岩期,构造期和构造期3个溶蚀期及5个次生矿物沉淀阶段,各阶段流体......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刘文均,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7
龙门山泥盆纪具准Ⅱ级T-R旋回的层序组,与碳、锶同位素地层曲线演化总趋势所反映的海平面升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具极好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对比意义。Ⅲ级T-R旋回层序,部分与同位素地层曲......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泉,郑荣才, 来源:石油勘探与开发 年份:2003
胜一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胜坨油田的西部,沙二段上部油层主要属低弯度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基于基准面旋回理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把胜一区沙二段上部1~3砂...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陈洪德, 来源: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7
通过对川东黄龙组古岩溶储层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表明不同岩石结构、成分和不同溶蚀强度的岩溶岩及其胶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微量和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杜春彦,郑荣才, 来源: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一套砂,泥薄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尤以层间的非均质性最为严重,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吴朝容, 来源: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9
通过钻井,岩芯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中识别出6个钻井长期旋回层序和6个相对应的地震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沙河街组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吴朝容,郑荣才, 来源: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9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测井,钻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分析了辽河油田西部洼陷沙河街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与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关系,为确定研......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均,郑荣才, 来源: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 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刘文均,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3
哀牢山和右江西部是华南板块古大陆边缘海西—印支期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该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火山岩产于洋盆裂谷系、被动大陆边缘...
[期刊论文] 作者:柳梅青,郑荣才,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0
利用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对新场地区蓬莱镇组进行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识别出45 ̄47个短期、5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对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尹世民,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0
以地层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层序结构、层序叠加样式与可容纳空间/沉积物补给通量比值(A/S比值)变......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均,郑荣才,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9
矿床包裹体中气液相组份,是矿床成因的重要的直接物质证据,它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与矿床的沉淀机制密切有关。本文研究了湖南花垣地区,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和鲕粒灰岩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张锦泉,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滇东-黔西南泥盆纪时位于古特提斯洋东缘,构造格局可划分为特提斯洋板块的哀牢山大洋裂谷系,扬子板块的滇东南-黔南被动陆缘裂谷系和滇东北-黔南陆内裂谷系三个构造单元。三...
[期刊论文] 作者:郑荣才,刘萍,华国,,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通过沉积相剖面、岩石结构和多项地球化学指标、油气源岩性质对比及流体非均质性与运移路径分析等新技术方法,运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流体成藏动力学新理论,研究了川东北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吴艳艳,郑荣才,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3
  古油气藏对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只要有含大量Pb2+、Zn2+的流体流经古油气藏就会引起含矿流体中的矿质发生沉淀而成矿。因而,在野外地质工作中......
[会议论文] 作者:郑荣才;史建南;, 来源: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年份:2009
白云岩的形成机理是碳酸盐岩研究领域最复杂和最有争议的科学问题之一,自1791年提出“交代成因论”到现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围绕白云岩化形成环境、物质来源、作用阶段和成因模......
[会议论文] 作者:柳梅青,郑荣才, 来源:第四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钧,郑荣才,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年份:2001
In recent years, some arguments with regard to the organic mineralization of MVT lead-zinc ore deposit are focused on the thermochemical sulphate reduction in t...
[期刊论文] 作者:曾允孚,郑荣才, 来源: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清虚洞组(∈_1q)重力流沉积可以细分出三种类型:间歇远源碳酸盐浊流、阵发性碎屑流和卤水密度流,它们分别形成了韵律灰岩(白云岩)、微角砾灰岩和深水蒸发岩,其中深水蒸发岩在...
[会议论文] 作者:王昌勇,郑荣才, 来源:2015全国沉积学大会 年份:2015
  根据大量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确定镇原地区长8 油层组主要发育一套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该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频繁,湖岸线迁移距离可达上百公里。根据典型沉积构造的分布特......
相关搜索: